3月28日下午,春风和煦,暖阳高照,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举行的“马识途文学奖学金”捐赠签约仪式现场暖意流动。我国著名革命家、文学家、书法家,我校杰出校友、特聘教授马识途先生出席仪式并向四川大学捐赠105万元,用以资助热爱文学的寒门大学生。出席与参加捐赠仪式的有: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马识途先生的子女马建生、马万梅,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诗婢家文化公司董事长柏优,四川省委宣传部、诗婢家文化公司、学校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以及我院古立峰书记、李怡院长和师生代表。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曹萍主持捐赠签约仪式。

捐赠签约仪式现场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左三)、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曹萍(右一)、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兼常务副主席侯志明(左一)出席捐赠签约仪式

出席仪式的古立峰书记(右二)、李怡院长(右一)

出席仪式的我院学生代表
李言荣校长代表学校向马识途先生的义举致敬和致谢。他在致辞中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从小就听闻马识途先生的大名,马老是四川人的一面旗帜,他的革命精神和文学作品激励和鼓舞了广大文学青年。李言荣校长表示,川大要迈入“双一流”大学行列,文学要位居国内前列并率先进入一流,得益于马老这样的杰出校友的关心和支持,相信在这样的精神的感召与鞭策下,川大师生定会努力进取,不负寄望,培养出更多人才。

亲临捐赠签约仪式的马识途先生精神矍铄。他说:“我今年已经进入105岁,我今天最想讲的一句话就是:我以为,一个人到这个世界上来,总应该做一件好事吧。”马识途说,把自己的书法展所得捐给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就是这样一件好事。
今年1月,“凌云苍松——105岁马识途书法展”在成都诗婢家美术馆举办,此次105万元捐款即为这一展览的义卖所得,该款项全数捐给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并入“马识途文学奖”中,用以选拔资助四川大学热爱文学、有文学才华的优秀寒门学子。马识途文学奖于2014年6月28日首次颁奖,自奖项设立以来,已举办五届颁奖典礼,96位川大学子获得资助。
捐赠签约仪式上,马识途先生深情回忆起自己与四川大学的渊源:上世纪40年代,他曾在四川大学外文系读书。建国前,在地下党川康特委工作时,他曾领导过川大地下党的工作,后被聘为当时的四川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2014年又被聘为四川大学荣誉教授。不仅如此,马识途在1958年参加筹建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时,曾报请四川省委同意,在川大、重大等几所大学二年级以上的理工科学生中挑选出了200个学生,并从中抽调一部分人,不等毕业,就直接送到中国科学院的著名研究所跟随名师学习,此举称之为“拔青苗”。他为如今文学奖学金又能在川大培植青苗感到由衷高兴。

讲话结束后,马识途先生与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荣建国签署捐赠协议,并向李言荣校长递交捐赠支票牌。李言荣校长向马识途先生颁发捐赠证书并赠送了纪念品。


马识途先生与川大签约并递交支票牌
参加捐赠签约仪式的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常开说,看到马先生105岁高龄亲临现场并讲述与川大的渊源,非常感动。他的义举是对川大文学人才培养的支持和对川大学生的厚爱及勉励,马老身上所体现的是一种令人感佩的高尚情操与人生境界。
捐赠签约仪式后,马识途先生参观了我校江姐纪念馆。纪念馆原址是江姐在校居住的原国立四川大学女生院,馆内目前设有“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展览通过图片、文献、视频等形式,全面呈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67名川大英烈校友的革命事迹。在川大英烈校友中,马秀英是马识途先生的妹妹,她于1949年1月在四川大学宿舍被捕,当年11月被害,年仅26岁。

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曹萍陪同马识途先生前往江姐纪念馆
“江姐纪念馆”匾额由马识途先生亲笔题写。在纪念馆门口,他走下轮椅,在家人的搀扶下步入纪念馆,看到馆内树立的江姐雕像,马识途先生说:“这很像她。”虽然不时需要用轮椅代步,但马识途先生依然仔细地观展,认真听取讲解员的介绍,当看到妹妹马秀英、爱人王放在川大读书、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时与同学们的合影时,他与家人讲述起亲人参加革命的故事。在室外展区,马识途先生再次离开轮椅,步行参观。“三教授事件”、“女生社会员选举获胜”等浮雕再次勾起他的回忆,站在庭院中,他说:“我记得这里,那棵娑罗树也在。”



马识途先生参观江姐纪念馆
参观结束前,马识途先生与文新学子交流了自己对文学的看法。他认为,文学是文学,是人学,是美学。作为文学的文学,它本身有自己的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创作出的就是文学作品;作为人学和美学的文学,则是指文学创作必须要注意思想性、艺术性。

采写:张鸿腾 蔡亚纯 葛启成
摄影:张鸿腾 蔡亚纯
美编:张鸿腾
文字编辑、审稿: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