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上午,四川大学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一级荣誉教授陈力丹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一区526会议室作主题讲座,讲座由我院副院长操慧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中,陈力丹教授以11个小视频、70多个实例,生动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关于全媒体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的论述。他以纪录片《卡尔·马克思》为引,就纪录片中“马克思就读的大学”“《莱茵报》存在的时间”等若干史实差误指出,做党的新闻工作的同志需要熟悉马克思等革命导师的相关史实。讲座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展开,结合典型案例,着重论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闻舆论工作所提出的两个要点(坚持党性原则、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一个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四川大学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一级荣誉教授陈力丹作讲座
讲述坚持党性原则时,陈力丹教授运用诸多报道实例指出,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以相当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局意识、判断能力、业务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同时要遵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
他以考古类报道中出现的导向问题为例,指出:“什么贵重,什么就重要”,这种功利的价值观造成了公众对考古的认识误区,媒体报道应该注意报道的价值取向,不可以将此类报道等同于“盗墓挖宝”。从日常的报道到广告,任何传播的内容,确实存在是和非的把握,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抛弃基本的道德和社会行为准则。
四川省第九批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交流入选者、在我院挂职的四川日报首席编辑简霞结合自身从业经历,分享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新闻实践。她表示“新闻无小事”,“从业越久越需谨慎”,并结合近期编采案例反思新闻文风问题。她说:“改进文风,是新闻媒体的常课。”她强调落实“转作风、改文风”要求,践行“短实新”、反对“长空假”,并通过深入基层捕捉鲜活素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川日报首席编辑简霞分享感想
讲座尾声,操慧教授总结道,陈力丹教授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师生带来了一场现实针对性强、案例丰富、解析专业的讲座。她表示,作为本学期“马新观博学讲堂”系列讲座的首场,讲座示范了媒介批评方法在新闻学习中的应用,这些新闻报道失范的案例都警示大家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遵循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要在知行合一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采写|王雨濛、黄秋荣
摄影|薛雨欣
编辑|骆世查
责编|操慧
审核|银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