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我院30余名师生前往四川新闻大厦,开启2025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教育实践首站活动。我院副院长操慧教授、新闻学教研室主任骆世查副教授与2024级辅导员朱至刚教授及学院本科、硕士及博士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参与活动师生合影留念
本次研学活动的首站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厅。在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四川发布”总编辑简文敏的带领下,我院师生依次走进四川新闻发布厅、媒体接待区与媒体工作室等场所参观,亲身感受了新闻发布从准备、会场布置到现场执行的全流程实施体系。

四川发布总编辑简文敏作现场讲解
师生一行人移步四川发布的核心办公区域,近距离观摩一线记者的办公现场,切实体验新闻生产与发布一线的工作氛围。
参观结束后,我院师生一行来到会客区与四川发布的采编老师们围绕新型政务媒体建设等主题展开深度交流座谈,并举行了《新型政务媒体的构建与传播——“四川发布”个案解析》新书发布仪式。
座谈伊始,我院副院长操慧教授作为“媒体融合报道案例丛书”及本书主编,聚焦四川发布作为全国省级政务新媒体标杆的实践经验,向与会师生系统介绍了四川发布从传播矩阵搭建到引领媒体融合创新的十余年发展路径。“该书是我院与四川发布进行产学研合作的结晶,旨在打通学界研究与行业前沿联结的双向通道,我院研究生团队参与了所有典型案例的评析写作,在过程中完成了学习、思考、借鉴等专业实践”,她说,“今天我们来到现场,延伸课堂教学,增强了对新闻发布与新媒体政务创新的感性认知,是大家融入新闻课程思政的沉浸体验”。

操慧教授作主题发言
交流环节中,四川发布副主编戴菲俐首先介绍了四川发布所形成的多端口全媒体矩阵,以及近年来获得的系列荣誉。同时,她结合各类代表案例,阐释了四川发布在政务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大数据智库建设、人工智能创新等方面的核心能力,让大家见证了四川发布作为四川省委省政府唯一官方政务新媒体的实践成果与责任担当。

四川发布副主编戴菲俐作主题分享
其后,三位来自新闻报道一线的四川发布记者分享了今年三月赴京报道“全国两会”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她们从自身的工作感悟出发,分别讲述了“两会”报道的产制流程、驻派记者的工作细节与台前幕后的心路历程,为现场师生构建了一场生动、丰满的时政新闻课堂,将新闻传播课程思政故事化、场景化。
四川发布总编辑简文敏聚焦全媒体时代的政务新媒体建设作了主题分享。通过展示《川渝群英谱》《心跳中国》等富有感染力、影响力的原创新闻作品,她回顾了四川发布自2014年诞生以来的发展历程,通过解析还原一系列内容丰富的案例,寄语现场新闻传播专业学子学好学通政策,练好基本功、拥抱新技术,“未来,政务新媒体与时俱进大有可为”。

四川发布总编辑简文敏与师生对谈
互动环节,我院朱至刚教授、骆世查副教授就新闻业、新挑战、新担当分享了各自的专业学习建议,他们勉励同学们关注业界最新动态,积极参与实践,在学、思、行结合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新闻业务能力。

骆世查副教授作交流分享

朱至刚教授作交流分享
2024级本科生张子宸表达了从学校课堂走入新闻生产一线近距离观察和体验的激动之情。作为新进新闻领域探索的大一学生,她深切体会到坚守新闻理想不再是一句空洞口号,而是所有耕耘在前场后台的新闻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她认为此次研学活动如同一座桥梁,将课堂上停留于纸面的文字白描转化为具体鲜活的行业图景。
2024级新闻学学术硕士王雨濛认为这是一次“学科知识与行业实践相结合的课堂”,表示自己在本次研学中收获颇多。
2024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毕庭硕则提到自己特别关注一线记者们的业务实践与工作细节。他表示,自己所坚持的新闻理想在本次实务观察中变得有迹可循,从而更加坚定了投身新闻一线的信心:“在今天所展示的各大融媒案例中,我看到了媒体‘传递真实’的使命与创新创意的碰撞融为一体,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还有很多值得继续开拓和学习的领域。”
2023级新闻学博士王薇作为《新型政务媒体的构建与传播——"四川发布"个案解析》一书的副主编表示,本次实地研学活动将过去围绕政务新媒体理论研究的书面案例呈现为生动、立体的现场,让作为新闻研究者的自己受益匪浅。
活动尾声,我院师生继续就新闻发布的创新性举措延伸至“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等前沿议题与四川发布的编辑、记者与技术人员等展开热切讨论,大家在意犹未尽中合影留念。
采写|杨璇子、何颖萱、薛雨欣
摄影|四川发布
编辑|杨璇子
责编|操慧
审核|银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