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35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报送的新华日报社作品《600岁昆曲 “00后”接棒》和川观新闻作品《问政四川“新闻+政务+服务”网上群众工作平台》分别荣获新闻专题类和应用创新类三等奖。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宣传部批准的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每年评选一次。今年有来自各级各类媒体的377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4件、一等奖74件、二等奖113件、三等奖186件。

第35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部分获奖作品名单
新华日报社新闻专题作品《600岁昆曲 “00后”接棒》在2024年12月31日发布于交汇点新闻客户端。该作品以跨越时空的视角,讲述昆曲名作《南柯梦》青春版2024年岁末首演的台前幕后,生动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及薪火相传的青春活力,是事、情、理有机融合的文化报道。该作品新闻立意精巧,主题鲜明,采写跟拍扎实深入,细节动人,可视性强,社会反响热烈,传播效果好;尤其是标题中的数字反差,体现人与剧的人文关联及代际传播的文化自觉,既是讲好文化中国故事的佳作,也是创新叙事青年态的有效探索。
川观新闻应用创新作品《问政四川“新闻+政务+服务”网上群众工作平台》于2024年1月1日上线,在“川观新闻”客户端、四川在线网站、微信小程序、抖音等多个平台开设入口。“问政四川” 作为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以“技术赋能+机制创新”为核心,跨界融合,依托大数据分析、AI智能分办、多端协同响应等技术,打通“群众留言—部门办理—媒体追踪—结果公开”全链条,构建了覆盖四川全省的智能化民意直通平台、群众工作平台;在倾听群众心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信息服务、促进舆论监督中探索主流媒体深度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范式;同时,立足全媒体时代的新形势,将“键对键”的云端问政与“面对面”的线下督办相结合,搭建起党委政府与群众良性沟通互动的桥梁,形成了具有公信力、影响力和引导力的责任传播,是新技术赋能民生诉求、利益表达、价值引导的新型问政,成效突出,全年服务覆盖全川1.1亿人次,收到的各地群众求助、投诉、等达14.65万件,办结量达 14.55万件,办结率达99.86%,群众满意率已达96.82%,为主流媒体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平台应用创新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我院作为中国新闻奖试点报送单位,认真开展了本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的征集与推评报送工作。今年3月28日,我院发布了《关于征集第35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的通知》,面向全国各地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征集参评作品。5月28日,我院按照推评工作的相关要求与报送程序,组织初评委员会对收到的13件作品进行了审看、讨论与投票,根据投票结果评选出三件推评作品,并于5月30日至6月8日公示一周后报送中国记协。三件推评作品中,有两件均荣获三等奖。

我院“第35届中国新闻奖初评推荐、报送程序及作品公示”截图
图|中国记协网、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官网
文|郭子悦
责编|刘 娜
审核|银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