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出版学院)!

交流合作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正文

“云端锦江”讲座览要 | 胡翼青:媒介理论的崛起

发布时间 :2020年03月15日 浏览量 :


311日下午,“云端锦江”系列讲座第三场通过教学立方平台举行。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胡翼青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媒介理论的崛起:从媒介环境学到媒介化理论”的讲座,我院张放教授任主持人,院内外800余名师生在线聆听,并与胡教授交流讨论。

 

胡翼青教授从麦克卢汉经典的媒介理论出发,探讨了技术哲学取向的媒介理论和实践取向的媒介理论这二者的历史起源、代表学者和主要观点,并展望了未来的媒介理论研究方向。

 

1:胡翼青教授线上讲座

回到麦克卢汉

讲座开始,胡翼青教授在介绍传播学理论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研究经历与学术兴趣,向同学们阐释了探讨媒介理论的意义。他说,经典的传播研究聚焦效果,忽视了媒介的重要地位,而如何认识媒介的问题将决定传播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谈到媒介,胡翼青教授解释道,它其实是一个极度复杂的概念,过去仅被看做产生效果的工具与受众研究的通道,但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运作的结构、力量与场域。他指出,当前传统媒体正在经历着“再媒介化(remidiation)”,即传统媒体在同新媒体博弈的过程中被新媒体所建构,这正是当今媒介理论在实践中的现实基础。胡教授以网络小说的存在模式和流行方式为例证,借用施蒂格·夏瓦《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一书中“从中介化(midialization)到媒介化(midiatization)”的理论,强调媒介的力量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对于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研究中界定媒介理论这一问题,胡翼青教授建议“回到麦克卢汉”。首先,媒介理论的流派众多,但均以麦克卢汉为对话对象;其次,不管是继承还是反对,众多流派均坚持麦克卢汉以下三个观点:媒介即形式、媒介即隐喻、媒介即力量。因此,胡翼青教授指出,通过围绕媒介的对话与追问,传播理论研究可能会开辟一个又一个全新的视野。

 

 

技术哲学取向的媒介理论

 

在该部分,胡翼青教授集中论述了德国媒介技术哲学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基特勒的思想来源与主要观点。他指出,基特勒与麦克卢汉之间很有共鸣,《理解媒介》一书问世时,不少学者难以认同麦克卢汉将光、电与盛行的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大众传媒划为同类,而基特勒却欣赏麦克卢汉关于电的描述,认为这是将媒介形式与媒介内容相区隔的重要个案。

 

随后,胡翼青教授介绍了基特勒所著的《留声机、电影、打字机》,他认为,基特勒在该书中通过对留声机、电影、打字机的描述,说明媒介技术重构了社会的话语方式。由此,胡教授列举福柯理论中关于“话语断裂和历史断裂”的表述,指出基特勒将媒介隐喻为断裂历史的动因。

 

此外,胡翼青教授还指出了基特勒与麦克卢汉思想的相异之处。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表明他是一名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者。而在基特勒看来,“一切媒介的主体自然是人类”这一观念并不“自然”,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论述无非只是一种方法论上的建构。正是在此问题上,基特勒与麦克卢汉分道扬镳,他通过重启“信息论”、“控制论”等科学哲学思想,以及福柯、拉康等结构主义资源,试图重新寻找一条真正从媒介自身出发,并同时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框架的全新路径。

 

 

实践取向的媒介理论

实践取向的媒介理论主要有两个分支,皆受麦克卢汉和布尔迪厄的影响,高度关注媒介的作用以及媒介在实践的社会学语境中扮演的角色。胡翼青教授以被称为“欧洲当代的麦克卢汉”的德布雷为例,介绍并分析了其关于实践取向的媒介理论思想。

 

德布雷认为,不应用一种狭窄的视角将媒介理解为广播、电视等媒体,而应将其理解为媒介域。胡教授解释说,媒介域是一种基于场域理论的媒介隐喻,包括组织化的材料(MO)和物质化的组织(OM)两个维度,前者包括书籍、雕像、建筑等承载信息的“工具”,后者包括学校、教会、出版商等制度化的组织机构。他指出,媒介域实际上是一个中介,观念和意识形态通过媒介域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力量,推动社会运转。

 

胡翼青教授说,有没有一种叫作媒介理论的研究范式,将取决于是否存在一种统一的媒介逻辑。他认为,当前这种统一的逻辑主要指通过算法组织各种内容的生产与消费,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力量和话语格局,影响社会的各个场域。同时,人工智能平台的自动化媒介逻辑,将带来一整套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规则,也将帮助我们考察建立在物质平台之上的媒介实践行为和媒介文化。由此,他认为,传播学摆脱大众传播学时代所形成的功能主义范式的那一天即将来临。

 

最后,胡翼青教授总结道,媒介理论仍存在诸多课题亟待研究,未来传播学努力的方向将是把复数的媒介理论统一为单数的媒介理论,这也为同学们从多种研究方向切入这一领域提供了路径。

 

疫情虽改变了讲座形式,但同学们的热情丝毫未减。讨论区中,一个个带着满满求知欲的帖子纷纷涌现,胡教授耐心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2:同学们在讨论区与胡翼青教授交流

 

 

 

学生收获与感想:

 

2018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张同学:

非常喜欢胡翼青老师,老师讲课的方式并非机械化授课,按照PPT一页一页讲理论和历史,倒颇有点讲故事的风味,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中摘取最关键的部分,这给我一种孔子和苏格拉底讲学的既视感。胡老师讲的内容与媒介相关,刚好我前段时间看了一篇关于媒介技术的博士论文,对技术与人的主体性有一些疑惑,所以与老师进行了交流。老师的回答给了我全新的思考,也让我想起本科老师的一句话:意义这个词的诞生就是为了让人摆脱虚无。胡老师也为其他同学答疑解惑,从回答中能看出老师对学术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和面对实际问题时的真诚态度。

 

2018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杜同学:

首先,我个人很喜欢这种线上形式的学术交流,跟知名学者面对面总会有点害怕自己的提问太弱智,但我的虚拟分身似乎能更轻易克服胆怯;并且文字形式的讨论区可以反复查看。其次,都说遇到问题时不能画地为牢,最好的方法是交流,因为我自己的毕业论文是关于媒介的,在写作过程中有很多纠结矛盾,所以一直很期待胡翼青教授这场讲座,胡老师给我带来了很多新观念,比如媒介域,可以说使我已有的关于媒介与时空关系的思考豁然开朗;我关于媒介环境、虚拟主体和技术具身的提问也得到了胡老师的耐心回答,这对我以后的论文写作会非常有帮助;同时讨论区也很有意思,除了老师讲座中的内容,同学们延展得很多,传媒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提供着更多的可能性。

 

 

2016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生姚同学:

很感谢胡老师的精彩讲座,胡老师从麦克卢汉的经典论述展开,到技术哲学,再到媒介学,为我们介绍了传播学中对媒介本身的研究,讲解非常清晰,知识点非常密集,填补了我对相关知识的空白。对我来说,这次讲座不仅展现了传播学研究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和思路,更重要的是,胡老师的旁征博引和精准阐述让我意识到,日常的积累和思考是搭建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内化知识点、阐述自己观点的重要基础。

 

2018级广播电视学专业博士生马同学:

听完胡翼青教授的讲座,受益匪浅,主要有两点:第一,胡老师对学术界长期以来非常热门以至于惯用的一个概念媒介理论,以及经过演变之后生发出来的另一个概念媒介化进行了详细、有趣地解读,指出了我们当前学术研究中对概念的不当用法,并进一步探讨了认识这些概念的方法,以及面对这些概念时应该保持的意识,这对当下很多涉及传播学,尤其是涉及新媒介的传播问题的研究来说,非常具有启发意义,能够让我们在探讨这些问题的时候,对这些概念保持谨慎;第二,从事传播学研究,要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传播学本身就是一个边缘交叉学科,涉及社会学、哲学等众多学科,胡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要理解传播,就应当知道传播学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如何用传播话语进行本土问题的诠释和理论建构,是我们新一代新闻传播学子的学术研究使命。

 

主讲人简介:

e1a1e552a8c901c6a0c10c9e7da2824

3:胡翼青教授

 

胡翼青,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与社会研究所所长,担任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人际传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外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会秘书长,任浙江大学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研究院、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中心兼职研究员。著有《美国传播学科的奠定:1922-1949》、《再度发言:论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等专著,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理论、传播思想史等。

 

 

采写:郑秋、黄捷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