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出版学院)!

交流合作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正文

“ 云端锦江 ” 讲座览要 | 周勇:中国电视60年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抉择

发布时间 :2020年05月06日 浏览量 :

4301900云端锦江系列学术讲座第二十七场通过Zoom平台顺利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周勇教授应邀作中国电视60年:历史演进与现实抉择的主题讲座,我院蒋晓丽教授任主持人。


本次讲座,周勇教授按照时间线讲述了中国电视60年的历史略影,他将电视的发展分为改革开放前的小众化媒介、改革开放后的大众化媒介以及当下时代的分众化媒介三个阶段。通过对中国电视60年来发展状况的梳理与分析,周勇教授指出,传统电视业正面临着互联网媒体的剧烈冲击,电视如何保有和强化其作为主流视听平台的实力变得极为重要。


1:线上讲座实况


改革开放前:作为“小众化”的媒介


讲座伊始,周勇教授谈到视觉传播的重要性。19世纪以来,照相技术和摄影技术的发展使得视觉传播得以大规模复制和广泛传播,视觉传播成为大众媒介。在电视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电视的诞生却是一个被催生的早产儿。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与工业计划对技术发展的渴求,催生中国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于1958年试验播出。在此时期,中国电视以一种小众化媒介存在,它在政治全面主导、技术阶段性助力的背景下完成。该时期大多数国人对这种新媒介毫无了解。周勇教授指出,但这段漫长的培育期,让中国电视逐渐酝酿出此后得以真正实现大众化传播的社会基础。


改革开放—新世纪前十年:作为“大众化”的媒介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让中国电视事业迎来转折,电视转向日常消费性媒介,并开始作为一种大众化媒介真正走向普罗大众。这一时期,作为新型视觉媒介的电视、作为事业的广播电视业初具规模,电视逐渐成长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媒介


在周勇教授看来,电视得以成长为“主流媒介”主要在于经济和文化两条社会线索的指引。在经济方面,电视业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事业单位的束缚,形成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管理模式,对“消费”形成了准确认识。在文化方面,电视业在这一时期迎来了“黄金时代”,文化电视勃兴,由电视兴起的“客厅文化”被构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因为电视而改变。周勇教授将该时期总结为中国电视的“高光时刻”——这一时期,中国电视业在更稳健、有力的政治话语指导下,伴随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巨变形成新样貌,在文本、产业、机构和受众等维度上取得长足进步,呈现出产业化、全球化、大众化的完整媒介面貌。



2:线上讲座实况


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作为“分众化”的媒介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异军突起,作为重要社会角色的电视面临着巨大冲击。收视时长变短、观众规模缩小、电视收入缩水等问题的出现让人们不禁生出“电视是否已死”的疑惑。


周勇教授认为,应从社会文化的视角重新去理解中国电视。传统电视采用广谱式点对多的传播形式,而互联网可以实现点对点的精准传播,电视面临着从“大众化”媒介迈入为“分众化”媒介的危机。而电视作为社会文化语境的构成者,也作为社会文化语境的一部分,“分众化”的冲击使中国电视面临“语境”失灵的困境。


中国电视的大众化”滑落、“分众化”崛起是新旧媒体之争所导致的吗?周勇教授认为,电视面临最大的“敌人”不是新媒体,而是电视自身。一方面,电视发展的技术张力在如今显得十分微弱。与互联网立足于以空间为主的呈现方式不同的是,传统电视是以时间为主的线性播出形态,这种专注于对电视时间资源不断开发的技术发展模式在当下已经失效。另一方面,中国电视业的生产力被分解。原有的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电视业出现了僵化、造血乏力的问题,80年代提出的四级办电视盘活地方办广电的积极性的政策在如今造成了电视业地域、层级的分割,外部环境互联网的崛起也分割了优质的视频内容。再者,原有的电视传播逻辑被解构,中国电视的传播逻辑面临从“时间”到“空间”的转向。传统电视线性传播的模式使大众养成了固定时间收看节目的习惯,而互联网以空间为特征的传播模式使观众随时点播不同节目成为可能,“黄金时段”、“收视率”的说法逐渐消失,传统时代积累下的大量频道资源出现空心化。此外,网络直播的出现也分解了电视直播的优势,“即时性”不再稀缺。最后,社会互动关系亟待突破。大众对电视的依赖性越来越弱,社交媒体的崛起打破电视维系的家庭观看场景,新媒体在二次传播和话题传播上具有比电视节目更强的影响力。


重回“大众化”:“再语境化”的现实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曾在多个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周勇教授说,在新的舆论场域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的引领力量仍然十分重要。但与其过去在社会文化中的必然性影响不同,中国电视重归“大众化”应是“再中心化”,是在电视大众化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分众化的优势,最终实现电视价值的再确认。


在谈到如何实现中国电视的“再语境化”时,周勇教授提出了需从媒介底层逻辑、技术驱动逻辑、资源开发逻辑和社会话语构建逻辑四个方面进行革新。首先,媒介底层逻辑的革新就是要实现中国电视业结构化转型,要关注到顶层设计,而当前媒体行业对电视融媒体的建设就是其改革的具体表现。其次,技术驱动逻辑的革新要求电视走向轻量化,实现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电视不仅是向大众输出优质视频内容的终端,更作为一种新媒体本身存在。如今5G+4K+AI、智能电视大屏重回客厅,周勇教授乐观地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会重新回到客厅。再次,资源开发逻辑的革新即要解决电视与不同圈层大众有效衔接的问题。周勇教授认为,电视在保留自己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塑造者的同时,要学会将社会主流价值观分解到不同圈层的群体中去。主流价值观与不同圈层大众的沟通实现后,社会话语建构逻辑才能得以革新。电视应承担起在社会重大议题上的责任担当,发挥召唤共情、有效动员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3:同学们留言与周勇教授交流互动


讲座互动环节,部分同学通过文字留言的方式就中国电视研究的相关问题与周勇教授进行了交流探讨。我院张放教授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说,周勇教授融合了传播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多领域的视角,将电视发展史放在社会史中、放在理论研究的框架下进行分析,深入浅出,使大家受益匪浅。


主讲人简介

4:周勇教授

周勇,传播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新闻理论与实务、视觉传播。曾任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制片人,参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创办及香港回归等重大直播报道。


采写:曾楚涵 曾琦

图片:由同学提供

编辑:曾楚涵

责编: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