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文化是国家与民族的灵魂,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战略的核心任务。数字技术重塑文化生态的当下,“首届全国AI诗词可视化大赛”以AI技术为媒介,通过“还原”诗词场景实现传统诗词的可视化表达,让千年诗词在数字时代焕发生机,彰显科技赋能下传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助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首届大赛聚焦杜甫诗歌及其在成都的生活,以AI技术实现杜甫诗歌与生活情景的可视化呈现。通过文本、图像、视频等多模态融合,既考验创作者的文学理解与创新能力,又借助网络传播优势,让古典诗词以视觉艺术形式触达更广泛群体,推动大众深度理解中华诗歌文化,培育更多的文化传承者与再创作者。
二、赛事机构
1.主办单位:
中国韵文学会
中华诗歌研究院
数字人文专业发展联盟
2.承办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传承与全球传播数字融合实验室
3.赛事单位:
全国AI诗词可视化大赛组委会
组委会主席: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 王兆鹏
三、大赛主题
杜甫与成都
四、大赛内容
1.杜甫诗歌情景还原
创作者需根据附件1《首届全国AI诗词可视化大赛“杜甫诗歌情景还原”作品选目》自选一首作品进行创作,通过准确理解诗词原文、关联想象、合理拓展,以可视化创作成果再现诗词作品的时空、场景、人物、事件。
2.杜甫生活情景还原
创作者自行选择与主题“杜甫与成都”相关的事件,进行场景化还原创作。作品需要基于真实历史事实或杜甫的诗歌作品,通过准确理解、合理想象、补充拓展,以可视化创作成果呈现诗人生活情景(作品需体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场景等要素)。
五、赛事机制
(一)赛事分组
大赛面向国内在校大学生征集AI诗词可视化作品,分本科组(包含高职)、研究生组(包含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两个组别。可个人参赛,也可组队参赛(限4人以内,跨组别按负责人最高学历认定组别),参赛者可有老师指导(不超过2名,报名时请注明)。每人/每队限报1个项目。
(二)三级评选
大赛实行初选、复试、终评三级递进评选制。
初选:创作者于线上提交作品,经赛事评审委员会专家根据一定比例,评选出入围作品。
复试:入围作品的选手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和杜甫草堂博物馆参与赛事方组织的线下培训,经专家培训后,对参赛作品进行修改与调整,并提交参与终评。
终评:根据复试入围选手修改后所提交的最终作品,赛事评审委员会专家评选出获奖作品。
(三)奖项设置
初选入围复试者即可获得优秀奖,在两组复试培训者提交的终评作品中,按照比例各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获奖证书加盖全国一级学会中国韵文学会、中华诗歌研究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等单位公章。
六、大赛流程
征集时间:2025年7月22日-8月31日
初选公示:2025年9月10日-9月16日
复试培训:2025年10月1日-10月7日
复试征集:2025年11月20日-12月30日
终评公示:2026年1月20日-1月30日
颁奖时间:2026年2月23日
七、报名方式
1.初选报名:
①填写《首届全国AI诗词可视化大赛报名表》(附件2)
②将报名表提交至大会指定邮箱。
2.作品提交:
作品提交操作见附件3。提交材料要求如下:
①根据作品创作过程理念填写《首届全国AI诗词可视化大赛作品阐述表》(附件4)
②由负责人代表签署《首届全国AI诗词可视化大赛作者作品原创声明》(附件5)。完成后提交签字扫描件PDF版。
③AI工具/模型训练语言、代码等(终评时提交)。
④提交时请注明时长,长度范围为60秒-120秒。
3.命名方式:
报名表、作品相关文件统一命名为“首届全国AI诗词可视化大赛-组别-学校-XXX(个人/组长姓名)-作品名称-具体文件类型名称(如‘报名表’或‘作品阐述表’等)”。
七、其他事项
1.参赛作品须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且为原创,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不得借用他人作品参赛;存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剽窃、盗用、提供虚假材料的,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责任。
2.参赛作品为电子版,作品须提交本公告所要求的全部内容,并按要求进行内容填写。
3.作品提交时,需确定作品形式是否符合要求,并测试流畅度、清晰度等。若因为不符合要求带来作品无法正常展示、评审等情况,组织方概不负责。
4.作品提交完成后,不允许再进行任何修改(包括所提交作品链接中的内容),如经发现或被举报,则取消本次参赛与获奖资格。
5.线下活动参与期间,组织方提供餐食;参赛往来交通、住宿费由参赛人员自理。
八、联系方式
1.报名提交邮箱:
scuszrwlab@163.com
2.赛事组委会联系人:
①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传承与全球传播数字融合实验室:
宋耀老师 18990462902
张翔同学 17381439186
②杜甫草堂学术部、中华诗歌研究院:
罗姝鸥老师 19308203290
附件:
1.《首届全国AI诗词可视化大赛“杜甫诗歌情景还原”作品选目》
2.《首届全国AI诗词可视化大赛报名表》
3.《首届全国AI诗词可视化大赛作品提交操作说明》
4.《首届全国AI诗词可视化大赛作品阐述表》
5.《首届全国AI诗词可视化大赛作者作品原创声明》
首届全国诗词AI可视化大赛组委会
中国韵文学会
中华诗歌研究院
数字人文专业发展联盟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传承与全球传播数字融合实验室
2025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