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四川大学的前身锦江书院(1704年)和尊经书院(1875年)设立之初,即开设中文学科。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创办四川中西学堂时,“分课华文、西文、算学”。1931年国立四川大学成立,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等几大学院。1950年代院系调整撤销文学院建制,分为中文、外文、历史等系。1994年恢复文学院,包括中文、历史等系。1998年又进行调整,将原四川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与原四川大学新闻学院合并,组建成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3年,学院进入首批十所与地方省委宣传部门共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序列,加挂四川大学新闻学院院牌。2022年7月,学院入选全国首批5所共建出版学院,在此基础上,又加挂四川大学出版学院院牌。现任领导是:院党委书记傅其林教授,院长罗鹭教授、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银浩副研究员,副院长操慧教授,学院工会主席张朝富副教授。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是四川大学文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形成了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为重点,其他办学形式为补充的办学格局,现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3个一级学科,其中中国语言文学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院名家璀璨、人才辈出。文学院历任院长有向楚、朱光潜等学术巨匠,中文系历任主任有刘大杰、潘重规、杨明照等著名学者。本院现有在职教职工176人(截至2022年7月)其中教授71人(含博士生导师61人),副教授50人。他们之中有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享受院士待遇)2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1人,“‘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5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国家级学会正副会长9人。
经过一代又一代教职员工的努力奋斗,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中成绩斐然,所培养的博士生已有多人成为国家级人才,多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提名奖,已成为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理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镇。2017年,四川大学入围“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将重点建设12个一流学科(群),以中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两个一级学科为主干学科的“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榜上有名。学院未来的学科发展将紧密围绕“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一流建设方案展开。力争在巩固和完善现有学科的基础上,以构筑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文化立体化传播体系为背景,开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到本世纪中叶,将“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建设成为有川大风格和中国特色的国际学术高地。
学院通讯地址: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川大路二段文科楼1区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文科楼3楼
邮编: 610064
联系电话、传真:(028)85993668 ; (028)85412710
网 址: http://lj.s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