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出版学院)!

行政管理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学院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政管理 > 学院公告 > 正文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26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预报名通知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31日 浏览量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四川大学的前身锦江书院(1704年)和尊经书院(1875年)。1896年,作为四川大学创办起始的四川中西学堂,中文学科是其主要学科之一。文学院历任院长有向楚、朱光潜等学术名家,曾任中文系主任的有谢无量、刘大杰、潘重规、杨明照等著名学者。上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撤院建系。1994年恢复文学院;1998年,原四川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与原四川大学新闻学院合并,组建成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3年,学院进入首批十所与地方宣传部门共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序列,加挂四川大学新闻学院院牌。2022年,学院入选全国首批5所部校共建出版学院,又加挂四川大学出版学院院牌。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是四川大学文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形成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各种层次的办学体系。中国语言文学是全国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全国共5个,四川大学文科唯一)。所属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在第二轮、第三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先后排名全国第五。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等级为A+,新闻传播学学科等级为B+。

学院现有教职工177人,其中教授62人,博士生导师56人。国家级人才19人(22人次)。学院现有教育部的科研平台4个,四川省级科研平台7个。

学院以培养基础坚实、勇于担当、道德优良的一流人才和社会栋梁为目标,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已形成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为重点,其他办学形式为补充的办学格局。自招收研究生以来教育部抽查学位论文合格率100%。培养出大批优秀学者以及各行各业精英,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一、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身体健康,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应届本科毕业生且已获得本人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资格。

3.顺利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4.来自高水平学校的学生。

 

二、接收专业

1.我院所有招生专业均可接收推荐免试生

2.我校2026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尚未公布,推免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目录可参照四川大学2025年推免(含直博)研究生考试招生专业目录,查询网址:https://yz.scu.edu.cn/sszyml/index。各学科实际接收人数可能会根据生源情况做适度调整。

三、申请、复试、录取程序

1.凡有意报考我院2026年推免(含直博生)研究生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请点击以下链接,完成预推免的报名工作:https://yz.scu.edu.cn/xly/login/ ,预推免网报截止时间:2025年9月8日14:00。每位考生只能填报一条志愿。

2.考生需要在报名网址统一注册,如已经注册过夏令营,不用重新注册,用夏令营账号密码登录,但需重新报名。

3.考生需交验材料(在四川大学预推免系统https://yz.scu.edu.cn/xly的附件中上传以下材料的扫描件):

1)申请表(报名成功后由系统自动生成,需加盖所在学院或学校教务处公章)。预推免报名申请表需在系统报名完成后,方可生成,各位考生可以在生成申请表打印、签字、盖章后,再将以下材料合并上传至报名系统。

2)学生证、第二代身份证复印件。

3)本科成绩单、推免排名证明复印件(需加盖培养部门公章)。

4)其他各种能力证明材料(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获奖证书、本人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等)复印件。

5)申请直接攻博的学生还需提交《四川大学2026年招收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申请表》。需本人亲笔签字,单位盖章;2位专家推荐信(其中一位必须由报考导师签字)(附件2);攻博计划书(不少于3000字)。

请将以上材料(1)-(5)按顺序扫描合成为1个PDF文件,上传到报名系统。

注:在填写时请一定仔细阅读所有填写要求,并正确填写所有信息!请勿重复填写!请自觉保证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我院推免工作小组将对材料进行认真复核,若有虚假,一经查实将取消报名资格!若录取则取消录取资格!

4.我院将于2025年9月12日左右在预推免报名系统中完成审核,凡通过审核者均可参加我院的预推免复试,本次复试采取线下复试形式。

5.请考生务必在系统中自行查询(系统“审核通过”者可加群,其余不加群),审核通过的申请人请于2025年9月15日中午12点前加入“2025年9月川大文新预推免群”(群号:431223393,该群需实名认证,认证方式是“姓名+身份证后六位”。)考生须按照我院安排的复试时间参加复试。

6. 预计2025年9月底(具体以教育部发布正式通知为准),获得推免生资格且符合申请条件者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报名。

四、复试形式及时间

1、复试形式为线下综合面试

2、具体时间地点形式将在QQ群里通知

五、奖助学金

四川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奖助体系完备,由国家奖助金和学校奖助金两部分构成。国家奖助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助金包括学校学业奖学金和学校“三助”岗位津贴。具体情况请详见《四川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方案》(详情参见我校研究生院官网)。

六、咨询、联系方式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电话:028-64709646

七、举报受理渠道

学院成立“研究生复试工作举报受理小组”,接受考生的实名举报。举报受理小组在接到举报后,展开调查,在5个工作日以内回复举报人。

联系电话:028-85990998

邮箱:wxbangongshi@sina.com

 

、其他事项

1.申请人必须保证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若申请人提交的信息不真实或不准确,不予录取。

2.政审、体检不合格以及在入学报到时未获得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者,学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3.申请人目录查询、信息注册、上传照片、缴费、填报志愿、接收复试和待录取等都在“推免服务系统”上进行,已被四川大学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4.违规违纪者、学术不端者、诚信缺失者不予录取。已经拟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5.申请人应及时关注我院发布、发送的相关招生文件、通知,因申请人个人疏忽等原因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其本人承担。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2025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