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出版学院)!

行政管理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政管理 > 学院新闻 > 正文

走基层|春运首日文新师生访高铁

发布时间 :2022年01月26日 浏览量 :

2022117日,一年一度的春运在旅客们的匆忙步履中正式开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操慧教授、刘娜副教授带领学院新闻中心的5名同学前往成都东客站,开展了一场特别的采写走基层。在为期一天的实践中,师生一行搭乘成都至泸州的高铁,穿行车站,对话乘客、寻访站台,以光影记录蓉城的首日春运,了解高铁时代的社会民生。

春运首日的成都东站

 

体验绵泸高铁 春运列车年味浓

早上920分,师生一行登上绵泸高铁G8791次列车,从成都至泸州全程仅1小时42分钟,比高铁开通之前的汽车旅程时间缩短了一半。成都客运段北线车队党总支书记陈云雁介绍,今年的春运是绵泸高铁内自泸线路的首次春运,所以今年的春运对旅客和我们而言都注定不同。

列车上,车厢宽敞明亮,旅客虽多,但并不显得拥挤。餐车车厢中,乘务员已经为春运旅客提前准备好了迎接新年的小纪念品与装饰品。中国结、气球、灯笼、祝福贴纸、虎年玩偶、途经地风景名胜照片等,让人感受到喜庆与欢迎的温暖气氛。

列车长张乐乐主持新春活动

与此同时,一场趣味十足的新春活动正在展开。列车长张乐乐率先为旅客送上新春祝福,她在介绍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动车情况的同时,还特地解说起沿途各地的特色美食与风俗文化。为陪伴旅客迎接新年,乘务组设置了春运知识的趣味竞赛与新春寄语环节,欢声笑语中,来自五湖四海的乘客们一边抢答题目,赢取特色纪念品,一边在便笺纸上写下自己的新年愿望。

乘客们写下新年愿望

就读于成都七中附小的张弛小朋友拿起了画笔,他在鲜黄的卡纸上描摹起自己眼中的高铁,列车的速度非常快,一会儿就到泸州了。浓浓的年味中,师生同旅客们一起,举起红色新年祝福字符,与乘务组合影留念。

我院师生与旅客、乘务组合影留念

车厢内,同学们分头行动起来,采访旅客们对春运首日的感受。经常来往成都与泸州的赵女士告诉大家,这条高铁线路大大方便了自己的出行,相比于我之前自驾的4个多小时,现在最起码节省了2个小时,更重要的是不用开车,旅途更加轻松。

同赵女士一样,到泸州出差的罗先生也对这段旅途非常满意:动车上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非常到位,比如说各种监测,每一位旅客都会被要求戴好口罩。更合罗先生心意的,是乘务组为春运旅客特设的餐食服务,我们可以直接扫座位上的二维码,乘务人员就会直接把饭菜送到座位上,真的非常方便。

我院师生在采访

据了解,春运首日,绵泸高铁发送旅客人数达6291人次,预计春运期间将发送旅客31万人。内江车务段泸州站党总支书记黄皇介绍,为了迎接春运,泸州站提前开展了动员、培训与应急演练,围绕购取票引导、乘车引导、客运组织、疫情防控展开部署,成立了党员服务队与青年突击队,对具有特殊需求的旅客展开重点帮扶。针对往年的购票难等问题,12306手机购票渠道持续开通,车站也与公交车、出租车展开多方合作,形成无缝衔接,为旅客提供畅通无阻的出行体验,春运期间我们还专门加开了成都方向的列车,更好地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

 

泸州高铁站内探春运

1107分,列车抵达泸州站。泸州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蒋理介绍道,这座占地4万平米的车站位于渝昆高铁和蓉遵高铁的字交汇处,于20215月落成。泸州站整体采用了山水酒城的设计思路,建筑风格提取了极具地域色彩的泸州酒、油纸伞、江河水三大元素,车站顶棚设计为波浪形状,形似油纸伞的灯柱点缀其上,站外台柱则设计为古代酒樽的形状,彰显出百年酒城泸州的文化底蕴。

泸州高铁站内景

师生们发现,泸州站售票大厅增设了临时身份证办理窗口,方便遗忘或遗失身份证件的旅客在最短时间内购票上车。

车站隔壁,两个现代简约的办公区域非常醒目。这是202112月正式成立的泸州高铁站站区服务中心及泸州高铁站站区综合管理办公室。泸州市交通局办公室主任蒋理告诉师生,两个办公室联合办公的初衷是为了帮助旅客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服务,旅客一旦遇到问题,就可以在这里实现多平台的联动与沟通

泸州高铁站站区服务中心及

泸州高铁站站区综合办理办公室

泸州市交通局办公室主任蒋理介绍办公室情况

 

东站见闻 候车厅中觅温情

下午420分,师生一行从泸州返回成都东站,候车厅里一处特别的空间让大家忍不住驻足。这是成都东站的游佳服务岗,一边摆放着数排长椅,另一边设有哺乳室、母婴茶水间等。长椅旁,负责人游佳正弯下腰,俯下身子,询问一对视障母子是否需要服务。扎根铁路二十余载,耐心细致的投入与付出让游佳曾获评全国铁路劳动模范称号。2011年成都东站投入使用后,为了满足旅客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以服务标兵游佳的名字命名的服务岗随即设立。游佳介绍说,成都东站不同于一般的火车站,采用上进下出的分层结构,疫情期间要求旅客出示健康码,这给残障人士和年纪较大的旅客带来一些不便,我们要负责去地铁站接送这些旅客,保证他们安全地坐上动车。

成都东站游佳服务岗爱心服务区

春运期间,骤增的客流量让游佳和同事们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仅在春运前夕,服务岗的三位工作人员就为近四十位特殊旅客提供了一对一服务,其中不少旅客是被我们用轮椅从车站推送到地铁口的。工作期间,大家也会为普通旅客解答出行疑问、引导旅客取票候车等。游佳表示,今年是游佳服务岗迎接的第二个春运,以服务岗为代表的一系列举措正在构成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服务的党内品牌——“初心我们希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每段旅程增添一抹温暖的色彩。

游佳介绍游佳服务岗

走出服务岗,师生们来到了车站里的一处打卡点。熊猫、老虎、猴子、小橙子玩偶扮相的工作人员围着一桌火锅,与来往旅客热情地打招呼。他们身后,一块名为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的巨幅展板,讲述着我国铁路的重大发展历程。据车站负责人介绍,此处是东客站为春运旅客特设的复兴号打卡点,在这里,旅客们既可以了解我国铁路的成长故事,还能与富有地区特色及新年氛围的玩偶们互动玩乐。参与服务的工作人员龚怡说,打卡点的不少玩偶形象都是由铁路职工们亲手设计的,一到休班时段,大家就会来到此处,穿上可爱的玩偶服,在趣味的交际和互动中为旅客们送上新春见面礼,就希望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觉,让旅客们快乐地出行。

成都东站复兴号打卡点

离开成都东客站时,暮色已至。一天里,我们师生一行走几百公里,在春运第一线了解铁路交通的发展,探访民生民情,感受高铁带来的巨大变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在新闻现场进行专业实践与学习,春运首日见闻成为大家难忘的学习之旅。

 

现场感悟

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操慧教授

2022年春运首日,我们文新新闻中心的师生一大早就来到成都东站,这是我们从地铁采写到高铁调研的又一次团队走基层。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下走进高铁站,走到乘务组与旅客中间,我们带着许多民生关切而来,又在亲历、见闻和体验中带着满意与敬意而归。准备充分、秩序井然、服务周到是我们的感受和评价,中国速度在旅客们的安心、安然的心绪中体现为坚定的中国信心。现场,是最好的课堂;基层,有最生动的教材。这是一次愉快的旅程,更是一次难忘的学习实践的生动的新闻大讲堂,我们边走边学,收获满满。

 

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教研室副教授刘娜

假如要选择一个时间点集中观察人生百态,春运无疑是一个重要时段。今年春运第一天,我有幸乘坐了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列车,从成都出发,途经内江和自贡,终点到达泸州。求学时搭乘火车是家常便饭,但以观察者身份进入春运现场,这还是第一次。最强烈的感悟是现实生活太鲜活了,应接不暇,与书斋生活完全不同,这就是读万卷书必须搭配行万里路的原因。在列车上看乘务员日复一日地为旅客解决各种各样的琐事或要事;在泸州站看到新火车站如何影响了一个城市的地理格局与日常治理方式;在候车厅看到一对盲人母子在志愿服务站等待回南充的列车,年轻的盲人妈妈带着8岁的视弱男孩来成都看病,不知医生是否告诉了她积极的消息……在鲜活的现场,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的观察能力、交流能力、理解能力、同理心得到了极大激发,这是社会实践学习无可替代的魅力。

 

文学与新闻学院2021级新闻学博士生张诗萌

身为本地人的我其实较少能亲身体验春运,但走进车站的那一瞬间,观察着现代化的设施和窗口,感受着人影攒动的热闹繁华,注视着旅客们匆匆的步履,渐渐明白了春运二字如何让出行与喜乐勾连,将个体的流动与社会的腾飞编织。绵泸高铁上,宽敞明亮的车厢环境、严谨细致的防疫举措、耐心周到的乘车服务,无不沉淀着疫情之下铁路工作者迎春运的创新与智慧、奉献与笃行。这一路,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都是镜头和文字难以完全记录的。旅客们一次次的故事分享和心声吐露,铁路上列车的急速飞驰,装满黑科技的候车大厅中游佳服务岗静静地伫立…… 能够参与捕捉、见证、勾勒这些场景与故事,我深感荣幸。它们如同一笔鲜活而生动的注脚,讲述着技术赋权下生活方式的嬗变与进步,展露着时空赋能中区域的建设与发展,更摹写出新时代里科技如何同人文共舞,惠及民生、造福世人。

 

文学与新闻学院2020级传播学硕士生雷思远

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又被称为三味高铁,内江的甜味、泸州的酒味、自贡的盐味,而在我们此次的乘坐体验中,还比平日里更多了一味——春运的年味。在窗花、灯笼和气球的包围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聚在一起谱写新年愿望,让人倍感温暖,仿佛大家就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并肩朝着美好未来出发的友爱群体。在采访途中,每次听到旅客谈及自己的生活如何因为便捷的高铁改变时,我都会收获一次触动:在交通发展这个看似宏大的主题下,我看到了社会进步带给每一个群众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幸福。

 

文学与新闻学院2021级新闻学硕士生王薇

今年,是泸州站和绵泸高铁内自泸段迎来的第一个春运,也是成都东站迎来的第十一个春运。从闷罐车到和谐号,从摩肩接踵的老式火车站到多种交通方式高效接驳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铁路见证了太多中国发展。端庄美丽的列车长、勤劳精干的乘务员、腼腆和蔼的志愿者……他们大多是和我们年纪相仿的青年,却早已奔走在行业的一线。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国铁路事业是国民经济动脉和重大民生工程,如初心品牌所示,无论是第一年还是第十一年,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风雨兼程、脚踏实地、初心不改。很荣幸我们能够在这次学院的新闻实践中见证他们的工作,聆听他们的故事,这让我由衷地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愿未来我们也能成为新闻行业的建设者,不忘初心、永怀希望。

 

文学与新闻学院2021级新闻学硕士生彭可诣

这是我第一次以记者的身份经历春运。起初把采写当作任务,不断敦促自己去观察去发现,渐渐地却被代入一个全新的视角。检修师傅与青年志愿者、护目镜与口罩、贴满福字气球的车厢……以往很多难以注意到,或是注意到却未曾留意的细节都统统被框入镜头。我发现疫情鸣笛之下这个时代对于的释意就凝结在这些人事物中,其中既有家庭团聚的温存,也有国家发展的变化,而我在记录的同时也活在其中。

 

文学与新闻学院2018级本科生梁兴源

117日,共有13万人来到成都东站,这是新年春运的第一天。车厢内,乘务员为旅客的出行做了周全的准备,还举办了迎新年的互动活动。挂好的灯笼、车窗的剪纸和列车长温馨的祝福都是一趟趟列车欢声笑语的秘诀。今年我因故无法返乡,但这一幕幕也令我回想起每年归家的兴奋。当身处现场时,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才能变得更加有感染力与穿透力。我很荣幸这次有机会能以校园记者的身份来到这里,记录一个个参加春运的人,感受一颗颗激动着的心。

我院师生在成都东站合影

 

采写|王薇 梁兴源 张诗萌

摄影|彭可诣 张诗萌 雷思远

编辑|刘娜 张诗萌

排版|雷思远

责编|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