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9日上午,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侯洪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主题案例”(走出去)立项项目《中国电视对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创新品牌:<熊猫观察>节目创意与媒介创新实践之探索》报告会在我院311会议室成功举行。
出席会议的人员有:特邀嘉宾四川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王红芯总编辑,及四川卫视副总监、四川卫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夏和“熊猫观察”节目主创团队成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傅其林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操慧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助理朱至刚教授及项目组全体成员。
![](/__local/3/60/F6/91D3EC578823016AA5BF4EA2E89_5BCB50CC_42A9.jpg)
会议现场
![](/__local/E/32/87/C7A4F45FC82462E174C789D037C_48491A53_1E7F0.png)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教授发言交流
会议伊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教授表示,此次合作是一场业界和学界的联动,以本次“主题案例”研究的开展为机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将与四川电视台再次深度合作,响应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共同进行探索,做好这篇国际传播的大文章。
四川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王红芯总编辑作交流发言,就“熊猫观察”节目的前期探索与实践、双方合作的展开和目前节目组在国际传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热情洋溢的分享。她表示十分珍视此次合作,希望通过此次机遇,做到产学结合,产学共促。
![](/__local/3/3B/06/0C7C35471A877EA08305BC104DF_A723A4A6_2D69.jpg)
四川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王红芯总编辑发言交流
接着,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傅其林为王红芯总编辑、四川卫视副总监白夏和“熊猫观察”主创团队颁发聘书。双方表示,将跟随国际传播的发展步伐进行前瞻性的思考与探索,探讨在业界如何更好地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学界如何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将最新鲜的业界经验带到学校课程。
![](/__local/9/6A/09/AB96FDB0B0C3D97198212129CD7_297DF5A8_3DB9.jpg)
党委书记傅其林教授为四川卫视副总监白夏颁发产业导师聘书
随后,教育部“主题案例”(走出去)项目课题组首席专家侯洪教授作立项项目说明,并对项目实施与合作开展的规划进行了交流分享。
在双方团队互动交流环节,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操慧教授陪同来宾参观我院国家级文科实验室。
![](/__local/6/14/85/3B866732199932F103025EDAA51_415EADFF_362E.jpg)
侯洪教授作立项介绍
![](/__local/B/A9/62/A178DF6BF0F3AA6DBB9B848704F_CC8BBF69_12D54.png)
![](/__local/7/8F/3E/F2A2A5EC0DBEF1C07013952EBE8_D79ED186_128C0.png)
操慧副院长带领熊猫观察节目组参观我院文科实验室
在讨论中,“熊猫观察”节目主创团队人员分别作交流发言。四川卫视副总监、四川卫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夏以“‘熊猫观察’如何在国际传播内容中破圈”为主题,讲述了他们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经验,最终打造出“熊猫观察”这一兼具超级IP、优质内容与科技创新的节目品牌。
![](/__local/A/2E/CE/091F847D9E053F4C9159C67239C_0D0F54CB_12EC1.png)
四川卫视副总监、四川卫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夏交流分享
节目制片人刘通就“科技赋能国际传播”进行分享,向与会嘉宾展示虚实结合的纵深发展,技术呈现的成熟化。节目主编王静、杨轶涵、导演刘玥、主持人李景良和郭雪晴分别就“发挥外籍友人的代言作用,做好四川在国际传播中的区域形象构建”、“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注意中英文表达的差异”、“熊猫贝贝如何打破文化壁垒”和“做好跨语言、跨语境传播”等话题进行交流分享。
![](/__local/5/B6/02/8CCADABF2386C2487256822ED8D_462F971A_4639A.png)
文字 | 马佳均
图片 | 刘慧颖
审核 | 银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