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四川大学关于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若干措施》和《文学与新闻学院关于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若干措施》,增进“老中青”教师之间学术交流与传承,促进青年教师职业成长和发展,2024年10月22日,文学与新闻学院“大川观澜”青年教师职业成长工作坊在江安校区文科楼一区526会议室举行。工作坊组织学院45岁以下青年教师报告个人职业发展的阶段性进展,学院领导班子、学科带头人和资深教授共同为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出谋划策。
文学与新闻学院“大川观澜”青年教师职业成长工作坊开幕式
本次“大川观澜”青年教师职业成长工作坊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幕式,由学院党委书记傅其林教授主持。开幕式上,四川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胡易容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教授、学术院长曹顺庆教授分别致辞,国家级青年人才周维东教授和黄顺铭教授作经验分享。
胡易容副主任指出,学院的发展离不开青年教师的成长,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样离不开学院提供的平台。他结合个人成长经历谈到,一个优秀学院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优质平台和良好氛围的结果,更归功于众多前辈学者的引领与支持。他鼓励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谱写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四川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胡易容教授致辞
李怡院长分析了当前历史转型时期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认为此次工作坊的举办意义深远,它既是对青年教师需求的关切回应,也是对学术生态的积极探索。李怡院长特别指出,与传统座谈会相比,工作坊更注重激发创新思维和促进深入对话,未来的学术发展将依赖于青年人之间的思维碰撞与交流创新。他期待通过这样的活动,推动跨学科的对话与合作,使学术研究超越任务与考核的压力,成为对热爱与激情的追求。
院长李怡教授致辞
曹顺庆院长回顾了学院的发展历程,激励大家珍惜当下难得的机会,充分利用好学院的名师资源以及优质的教学科研平台,以实现更大的学术突破。曹顺庆院长着重指出,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他们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无一不是得益于师生之间紧密无间的关系。因此,他勉励青年教师要多向大师学习请教,积极主动地将自己融入学术共同体中。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学院学术院长曹顺庆教授致辞
在接下来的青年教师代表分享中,周维东教授讲述了学术成长的三大关键点——注重传承创新、立足本职工作、保持积极参与意识。他指出,传承与创新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只有在前人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更大的突破。他强调教学反馈是学术创新的重要来源之一,鼓励老师们不断积累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此外,他还倡导年轻教师在各类学术活动中要勇担先锋,努力将个人的学术研究推向学术前沿,敢于探索新领域,这样将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周维东教授作经验分享
黄顺铭教授同样分享了自身的学术历程,回忆起十二年前重返四川大学的机缘,他深感自己当时是选择了一个既满是挑战同时又蕴含诸多机遇的所在。在谈及如何应对高强度的科研工作时,他指出灵感往往来源于讲课时的偶然发觉,教学与研究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紧密关联。黄顺铭教授敦促年轻学者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要在“长期与短期”“刺猬与狐狸”“理论与方法”等关键思辨要点中找到平衡,鼓励大家持续学习、更新自我,积极在学术共同体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黄顺铭教授作经验分享
在开幕式的总结发言中,傅其林书记强调了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并对学院后续工作安排进行了说明。他提出,学院将通过初培期、发展期和提质期三个阶段,全面支持青年教师的成长。在初培期,重点是帮助新入职教师快速适应教学环境,通过国家科研项目培育全覆盖以及资深教师的“一对一”指导,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对发展期的青年教师,学院将通过海外学术交流支持计划、标志性成果培育计划及省部级人才培育计划等定期考核,进一步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术影响力。在提质期,主要通过国家级人才培育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培育支持和高水平团队培育支持,进一步推动正高级职称教师产出国家级人才和标志性成果。傅其林书记表示,学院将持续推动相关措施的落实,确保每位教师在各自的发展阶段都能获得成长支持和发展机会。
院党委书记傅其林教授作开幕式总结讲话
本次“大川观澜”青年教师职业成长工作坊的第二阶段分为十一个小组进行汇报交流,由各教研室主任担任主持人。青年教师依次报告了个人职业发展的阶段性进展,包括学术发展方向的选择、取得的教学科研成果、职业发展的困惑等。资深教授们根据自身丰富经验,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帮助青年教师们更好地规划未来职业发展道路。
各教研室分组汇报交流现场
图|宋婧雯、李佳文、王美伊
文|宋婧雯
编辑|陈羲
审核|银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