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出版学院)!

行政管理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政管理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博士生团队受邀赴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题汇报交流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06日 浏览量 :

426日,我院新闻学博士研究生杜渐、许红玲、闫艳及荣雪燕受邀参加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科共建活动,在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研究生论坛上,四位博士生分别做了专题汇报。西藏民族大学科研处副处长袁爱中教授,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许颖教授以及50余名师生参加了论坛。 

                                             

我院博士生与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师生合影

 

论坛伊始,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陈力丹通过视频为论坛揭幕。在视频致辞中,陈力丹教授提出通过校际间研究生进行专题性深入交流,并分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形式,对本学科建设意义重大。他认为,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创新,不仅能促进校际间的师生交流,而且对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优秀新闻传统亦具有重要价值。作为这四位博士生的导师,陈力丹教授介绍了四位博士生发言的主题和核心内容,最后他祝愿此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陈力丹在线致辞

 

紧接着,我院四位博士生分别进行了主题报告。闫艳以文学与新闻结合的最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新莱茵报》的小品栏研究为题,分别从《新莱茵报》的小品栏、小品栏溯源、小品栏主要内容、文学与新闻相结合的典范、《新莱茵报》小品栏的研究意义等五部分勾勒了《新莱茵报》小品栏的内容全貌,让大家对其有了基本认识。她认为,《新莱茵报》小品栏是另一种特殊形式的新闻报道,小品栏是在马克思直接指导下编辑的,它是马克思文学思想的鲜明实践。闫艳将《新莱茵报》小品栏的主要内容划分为七个专题组,每个专题都配上生动的例子予以说明,从而让大家对小品栏的文学作品能有概览式了解。

 

我院博士生闫艳作主题汇报

 

我院博士生杜渐作了题为面向社会发行的马克思主义党报广告——马克思主编《新莱茵报》的广告实践的报告。他从不同方面向大家介绍了这些广告所具有的重要特征,并认为《新莱茵报》所刊登的广告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重要原始文献资料。他在汇报中向大家展示了原版的《新莱茵报》广告,并强调从丰富的案例研究能够看到,《新莱茵报》广告同时体现了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面舆论引导、遵循新闻规律和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我院博士生杜渐作主题汇报

 

我院博士生荣雪燕以翻译也是老老实实的科学工作’——恩格斯论翻译马克思著作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启示为主题进行了汇报。她在报告中考证了几处马克思关于报刊论述的德语原文,指出目前中译文存在的差误。荣雪燕还在报告中梳理了破解《新莱茵报》交易信息部分的经过。她指出,恩格斯曾指出翻译者需要知道什么是真正老老实实的科学工作,由此可见,原典溯源、考证研究的过程并非只是为了勘正目前存在的中译文与原文意思间的误差,而是为了还原真实语境,深刻理解马克思的新闻传播思想,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我院博士生荣雪燕作主题汇报

 

我院博士生许红玲以“重访‘鲁忠才长征记’之路——建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红色新闻现场’”为主题作了汇报交流。她以1941年《解放日报》刊载的经典调查报告为切入点,通过实地重走陕甘宁边区运盐调研路线的田野实践,还原了《鲁忠才长征记》的创作背景。她在报告时指出,毛泽东同志推崇的“简洁文风”与“扎实调研”作风,正是当代新闻工作者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镜鉴。她提出,将红色新闻遗址转化为教育现场,以“行走的课堂”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党史、地方实践相结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我院博士生许红玲作主题汇报

 

活动最后,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李梓萌等五位研究生也分别做了汇报,分享内容围绕新闻报道领域中关于当前西藏工作的四件大事”——稳定、发展、生态、强边的生动实践而展开。本次校际学术联动作为我校共建新闻学院的系列举措之一,既为提升新闻传播学科研能力与专业素养提供了重要平台,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教育教学的创新实践。

 

我院博士生与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师生合影

 

图文|荣雪燕、杜渐、许红玲、闫艳

编辑|骆世查

责编|操慧

审核|银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