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下午,我院与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共建实践基地2025年新闻实务集中实习结业暨颁奖仪式在四川传媒大厦演播厅举行。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新闻界》总编辑段吉平,川报传媒研究中心副主任、《新闻界》副总编辑杨国庆,我院副院长操慧教授,马烨老师、赵海明老师出席仪式并为优秀实习生现场颁发荣誉证书。

师生合影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新闻界》总编辑段吉平在实习总结发言中指出,智媒时代,川报集团正深入推进系统性变革,持续做强省级主流媒体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加速向全国一流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迈进。她表示,四川大学与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缘分深厚,“很欣慰看到各位同学以本次实习为窗口,积极开展全媒体实践,深入了解媒体业态。”她勉励同学们将实习期间的切片式观察拓展到更长远的实践中去,“以川人‘敢闯敢拼’的劲头,在各个领域闪闪发光。”
随后,段吉平主任宣读了本届优秀实习生名单。甘小凡、莫口阿梨、朱萌丽、何香怡等10名同学被评为优秀实习生。川报传媒研究中心副主任、《新闻界》副总编辑杨国庆、我院副院长操慧教授、马烨老师、赵海明老师共同为优秀实习生颁发荣誉证书,师生共同合影留念。

优秀实习生合影
在实习分享环节,甘小凡同学用“先破后立”来概括过去一个月的实习旅程。她从技艺习得、身份换位与思维转变三大角度讲述了自己“破立交织”的实践体会,并谈到,本次实习训练的不只是采写技巧,更是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掌握采写编评的技术很重要,培养一种对世界保持开放,对结构保持敏感,对他人保持理解的思维也很重要。”

优秀实习生代表甘小凡同学作交流分享
莫口阿梨同学表示,一个月的实习经历“像一场充实的修行”,让自己在实践中褪去青涩,收获了成长与蜕变。她结合自身跑口戏剧线的心得体会,分享道:“做新闻,尤其是做传统文化领域的新闻,不能只做‘旁观者’,而要先让自己‘走进去’,才能把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传出去’。”

优秀实习生代表莫口阿梨同学作交流分享
何杰锋同学则分享了自己在“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的实习经历。他表示,自己在一次次修改打磨中,逐渐懂得了视频剪辑不只是技术的堆砌,更是一种诉诸镜头语言的故事化艺术,“每一帧画面都应承载信息与温度。”他认为,这次实习让他学会了在挑战中保持冷静,在试错中总结经验,在协作中懂得倾听。

优秀实习生代表何杰锋同学作交流分享
任思睿同学用“新奇”来概括本段实习经历。她结合自身的心得体会谈到,比起大家相对更熟悉的“营销号”,作为党媒的川报总是多了几分理性、冷静和专业性。在本次实习中,她不断探索“健康科代表”IP运营的工作模式和作品受众,同时反思着流量时代如何自我表达的问题。

优秀实习生代表任思睿同学作交流分享
刘艳阳同学表示,本次实习经历给她带来很多转变:“让我对新闻行业、对未来新闻行业中的自己有了底气。”她讲述了本次实习中对新闻生产“快”“新”“小”三个维度的感受,并分享了自身从自我怀疑到继续前行的心态成长。

优秀实习生代表刘艳阳同学作交流分享
总结环节,我院副院长操慧教授首先对川报集团与学院多年来的合作致谢,并从日常感受、理论体验、技能试验、思维训练四个方面评述了5位优秀实习生代表的实习分享。她也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建议在座同学:业务训练不能一蹴而就,而需要长期积累与持续钻研,“只有不断参与、不断练习,才会常学常新、学有所获”。

我院副院长操慧教授代表学院作总结发言
至此,本次集中实习圆满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一个月的实习历练,自己对新闻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未来的职业规划也在探索中不断明确,今后将继续精进自身业务能力,以更加坚定的姿态走好未来的求知、求职之路。
采写|刘艳阳
图|莫口阿梨
编辑|杨璇子
审核|操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