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4日下午,我院本科课程“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2019秋季学期结课展示赛在江安校区文科楼一区负一楼演播厅成功举办。活动集中展示了新闻传播类课程改革及教学成果。
我院党委书记古立峰教授,四川大学教务处李华副处长,我院副院长周维东教授,副院长操慧教授,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课程负责人蒋晓丽教授,腾讯大成网总编辑魏恺,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课程讲师团队侯宏虹老师、韩芳老师、张杰老师、张悦老师,学院传播学与新媒体教研室陈侠老师、罗飞老师共同出席本次活动。
本次参加展示的为选修“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的本科生,他们被分为14个小组,依次上台展示其期末考核作业。该课程的期末考核为:各小组综合运用整学期课堂所学知识,自主选题进行新媒体内容生产。课程负责人蒋晓丽教授和腾讯大成网总编辑魏恺对同学们的作品进行现场点评;台下的嘉宾担人评委,对作品打分。与此同时,选课同学也在现场对他组作品进行互动点评,相互启发。展示结束后,同学们还将投票选出当场的“最佳人气奖”。
2017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刘雨凡等10名同学展示了微信互动H5作品《面对校园霸凌,你要怎么选择?》,完整呈现了他们的创意过程及最终效果。针对该作品,罗弈为同学和陈隽可同学分别就作品如何更好地体现互动性,以及事后申请版权是否妥当等问题向该小组提问。
魏恺总编辑从选题立意、内容搭建、平台选择、成品呈现、形式创新、作品趣味性等多角度对参赛作品进行了点评。他认为,“该作品作为学生作业而言已经非常难得,校园霸凌虽然不是一个新鲜的题材,但值得关注和挖掘,因此,要注意在长期观察和积累题材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去制作和推广相关内容。”他对该组同学的署名意识和多平台分发意识表示认同与鼓励,也肯定了点评同学对新媒体内容生产中版权意识的重视。
腾讯大成网魏恺总编辑点评
课程负责人蒋晓丽教授点评
蒋晓丽教授认为,该小组成员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讲故事,让受众获得更加强烈的代入感,去直面“校园暴力”这一带给青少年成长中深刻伤害的人性阴暗面问题,体现了同学们的现实关切。故事末尾,主人公的自我反思也升华了整个故事的主题,令人反思。她肯定了该组同学在内容生产中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社会责任感。
作品《飞越疯人院》同样采用互动手绘动画形式,用游戏化的外壳承载探讨网络暴力的核心内容,立意发人深省,体现了同学们对社会发展变迁中的新问题、新现象的深度思考。
王盛乾同学讲解《飞越疯人院》作品
这些作业运用融媒体报道手段,不仅有常规的图文报道,更尝试了手绘动画、短视频、互动视频等形式,将主题、内容与技术有机结合,是对知识学习的应用与转化,也是对网络时代拓新内容表达方式的积极探索。
接着,2017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罗弈为等11名同学展示了他们的互动视频《川大生活手记》。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了一位女生在川大生活的点滴片段,设置了多条可供视频用户选择的情境结点,而用户的每一个不同选择都将影响到该女生“学霸之路”的成功与否。该作品通过游戏化的融媒体互动内容让用户意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学习效率提升的相关性与重要性。
罗弈为同学代表小组讲解作品《川大生活手记》
对新闻传播类本科课程来说,其极强的实践性要求教学环节能够体现互动和加大实训,同时也需要教师和专业人士的点评来及时反馈与检验教学效果。“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课程正是主动适应智能化时代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更新由“他律”向“赋权”转换的趋势,通过课程的推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鼓励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日常碎片化时间随时学、随时用、随时反馈、随时积累。
从创意到创作,同学们的作品经历了1个多月的精心打磨,在课程教师团队的指导下反复修改。在此过程中,大家进一步强化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互动图文作品《“所有女生看过来!”你为什么忍不住买买买?》从电商直播的热点现象出发,将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轻松活泼的语言风格结合起来,解读大众在“双十一”活动中的“剁手心理”。小组成员介绍了他们的作品随课程推进不断修改的过程。比起“初版”作品,他们的“再版”选题更加清晰,通过资料的查阅和补充加强了心理学版块的内容,采用H5使作品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得以提升。作品不断完善的背后是同学们学习认知的不断深入。
张倩同学代表小组展示作品
期末作品不仅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形式,也让同学们乐在其中,展示了新一代大学生的活跃思维、创造力和娱乐精神。《资深成都人认证考题》以互动问答形式呈现,内容取材于现实生活,轻松幽默,贴近人心。制作组脑洞大开,精心设计了11道逻辑严谨又剑走偏锋的成都生活测试题,用令人捧腹的创意推广成都文化,收获了数量可观的评论互动。展示现场,该小组的崔展鸿同学为大家解析答案,诙谐的讲解引发阵阵笑语。
所有作品展示结束后,现场嘉宾为各组获奖成员颁发奖状。
侯宏虹老师(左一)、韩芳老师(左二)和张杰老师(右一)为同学颁奖
古立峰书记(右二)、魏恺总编辑(右一)、周维东副院长(左一)、操慧副院长(左二)为同学颁奖
经全场同学投票,《飞越疯人院》《资深成都人认证考题》两组作品获“最佳人气奖”。
四川大学教务处李华副处长(中)颁发“最佳人气奖”
我院周维东副院长在总结中表示,同学们的展示兼顾趣味性和专业性,动手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这对于未来可能步入业界的同学们来说非常重要,它说明“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改革对加强同学们的未来适应力与胜任力起到了促进作用。他说,本课程将作为一流课程建设的代表,参与国家“双万计划”的评选。
我院周维东副院长作总结
四川大学教务处李华副处长全程观摩了同学们的期末考核展示,并对课程作了积极评价。她用三个特点来描述该课程:跨学科跨界融合,理论和实践结合,权威性和前沿性兼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就是要有一流课堂,因为课程是人才培养最核心的要素”,李华副处长说,“今天的展示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课堂,希望这门课能够在全校课程建设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这也是国家打造一流课程的目的。”
四川大学教务处李华副处长评述课程展示
“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课程是我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选课,除本院同学外,还吸引了来自华西口腔医学院、计算机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等理工医专业的同学选修。选课的萨尔达尔·努尔同学说,这门课程让他更为深刻地体会到了新媒体内容制作中各专业之间的融合与借鉴。沈昊明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详细描述了他在课程中的点滴进步经历, “做好策划后,在实际制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候就要进行小的改动,而且实际拍摄出的效果可能没有设想中有趣,这些都需要慢慢修改。” 他认为,课程学习环节中大量的训练,以及来自老师的指导和反馈使人进步颇多。
“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课程是在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指导和支持下,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和腾讯新闻合作开设的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线下团队课程。该课程注重课堂理论与业界实践的密切结合,立足前沿,强化动手实践,旨在探索新媒体教学与业界互动互促的有效路径,尤其鼓励创意。
该课程从腾讯大成网及腾讯企鹅新媒体学院总部选拔优秀一线业界讲师,为选课同学提供从写作编辑到用户运营,从前沿理论到尖端技术的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讲授。通过三年的探索实践,这门课程已经形成了实践性、互动性、多元性与前沿性特色,并因其“课程设置优、师资力量强、学生能力高、实际效果好”而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课程探索无止境,课堂互动永受益。相信我院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会有更多的类似“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课程不断探新成为“一流课程”,助力一流人才培养和一流学科建设齐头并进。
文:钱沿蒙、田佳琦、闫艺铭
图:钱沿蒙、石智腾、田佳琦、陈振鹏
视频:王涵、石智腾
编辑:石智腾、钱沿蒙
责编: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