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出版学院)!

人才培养

personnel training

教学活动简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教学活动简报 > 正文

文新学院教学质量评价简报 (2018第1号)

发布时间 :2018年05月30日 浏览量 :

文新学院2018级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审议报告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是四川大学文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所属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在第二轮、第三轮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先后排名全国第五。2017年,四川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名单,文学与新闻学院主导的“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以文科最强实力入选学校重点建设的十二个一流学科(群)。

一、教学计划修订的总体思路

此次计划修定以“双一流”建设为总体方向,依托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围绕“比较文学与跨文化传播”“儒释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现代中国大文学与多民族认同凝聚”“传播符号学与数字时代的中国叙事”四个优势特色方向,将建设重心融入培养方案,为培养全球语境中的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计划修订小组成员名单

文新学院此次教学计划修订小组名单如下:

职务

分工

周维东

教学副院长

教学计划修订总体负责人

阎嘉

中国文学系主任

各专业计划的具体修订

谭伟

中国语言系主任

各专业计划的具体修订

刘颖

对外汉语系主任

各专业计划的具体修订

操慧

新闻系主任

各专业计划的具体修订

吴兴明

艺术与文化产业系主任

各专业计划的具体修订

俞理明

督导组组长

教学计划的审核

戴路

教学秘书

具体负责与细节审核

二、教学计划制定过程简述

18级教学计划修订工作,正逢“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学院高度重视,准备工作较为充分。在暑期接到学校通知后,各系主任就开始进行前期的资料收集等准备工作。9月学校的正式修订通知下发后学院立即召开系主任和教研室工作会,布置和安排落实具体工作。

此次修订工作,学院根据学校文件拟定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实施意见》,并确定了计划制定的原则和思路:

1.基本原则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课程。

(2)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课程。

(3)比肩国际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专业水准,突出我校作为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特点,落实我校“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目标。

(4)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充分体现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既保障基础够扎实、专业有特色,还应强调学科交叉、知识复合,更要面向实际需求、未来发展。

2.思路

(1)课程体系涵盖“学术研究型、创新创造型、实践应用型”三大类课程;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发展。

(2)教学方案的一流性。对标国内外高校及专业及方案,设计出新的课程,和国内外先进的以及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

3.制定过程

(1)学院召开教学计划修订工作会,提出工作原则、目标及基本要求,及总体时间进度安排。

(2)学院和专业系一起确定大类招生的模式,时间,平台课程等。

(3)各专业成立教学计划修订小组,结合本学院本专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安排教学计划修订的时间和内容。

(4)各专业组织专业教师认真学习学校、学院的文件,召开研讨会,有针对性地广泛收集各方意见,查询和收集国外一流相关专业培养方案。

(5)各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小组系统梳理原有课程体系,以课程组别、课程类别与课程模块进行分层架构。并拟定新的专业培养方案。

(6)对新课程体系,由教学计划修订小组经过多轮反复讨论,形成教学计划修订初稿。在将修订初稿发给系上各位老师进行意见征求的基础上,经过几修订形成教学计划最终方案。

(7)学院整理教学方案,由学院督导和教授委员会进行审定。

(8)将审定后确定的教学计划上交学校。

四、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基于学校对2018级教学计划的修订要求,结合学院教学发展规划和工作实际,本次修订对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拟定如下:

专业定位:面向“双一流”高校的建设,全面落实我校“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定位的几大要素(1)技术支撑(2)国际视野(3)基础知识。

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培养具有深厚汉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修养的宽口径、复合型专门人才,服务高校、企事业单位、文化产业、宣传、出版、公关、策划等行业,推动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

五、课程体系及改革相关内容

本次教学计划修订,课程体系及改革充分体现一流大学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前瞻性,体现出各学科、各专业的发展动态和人才所必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培养;充分体现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既保障基础够扎实、专业有特色,还强调学科交叉、知识复合,更面向实际需求、未来发展。

教学计划中课程体系的具体改革内容

(1)借鉴参考国内外一流学校一流专业建设的课程体系,认真学习了北大、北师大、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在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及新闻传播等专业的教育经验;

(2)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在课程设置上全面梳理课程内容,防止重复,紧凑、实在。基础课程强化综合素质培养;专业课程向广度、深度发展;特别增强实践实操环节,注重为学生提升发展平台、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3)特别强调突出专业特色。例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突出中华文化全球传播。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贴近“互联网+”的时代特色。

(4)充分体现国家和社会对文学类人才的要求。结合国家提升“软实力”的需要,培养面向全球的高端复合型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