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出版学院)!

教学科研

Science teaching and research

教育部“2011”计划-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协同创新中心简报总第372期 |《文艺争鸣》2025年第2期刊发“曹顺庆研究小辑”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23日 浏览量 :

20252月,《文艺争鸣》刊发了中心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席“曹顺庆研究小辑”,其中包含比利时、英国、美国、法国及中国学者的前沿研究成果,这些文章围绕曹顺庆教授的“变异学”理论展开多维阐释,涵盖从跨文明理论互鉴到案例实践,再到我国知识体系建构,特辑以全球学术视野展现中国理论话语突破西方中心藩篱、参与世界文明对话的独特路径。

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成为时代命题的当下,特辑通过探讨曹顺庆教授“变异学”理论的全球对话、剖析中西文论的交融互鉴、梳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历史发展脉络,揭示了我国理论话语创新正在成为推动国际学术范式重构的重要支点。当“异质性”被视为对话的契机而非障碍,一种超越西方中心主义束缚、强调多元共生与文明互鉴的新知识秩序正悄然形成。

在该特辑中,比利时鲁汶大学与荷兰莱顿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荣誉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西奥·德汉(Theo D’haen)的论文《作为方法的变异学:曹顺庆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的贡献》深入剖析了曹顺庆教授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的全球对话意义;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英语与比较文学教授、国际比较文学协会主席露西娅·博尔德里尼(Lucia Boldrini)的论文《曹顺庆对变异学与弗兰克·莫莱蒂的树形、波形与“反波形”理论比较——以塔耶卜·萨利赫的<北迁时节>为例》从跨文明理论互鉴的角度对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进行了阐释;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厄内斯特·伯恩鲍姆讲席教授大卫·达姆罗什(David Damrosch)的论文《什么是小说?一种走向文体研究的变异学理论》探究了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在世界文学领域的运用和发展。此外,法国索邦大学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系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贝尔纳·弗朗科Bernard Franco,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黄维樑,及山东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一级教授高旭东等国内外知名学者也围绕文明互鉴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发展话题进行了研究。

640 


图《文艺争鸣2025年第2期)曹顺庆研究小辑部分目录



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秘书处

20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