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阻击信息疫情:众为众享的媒介与信息素养”为主题的2020年“全球媒介与信息素养周”(10月24-31日)在全球范围展开活动。四川大学图书馆特邀我院王炎龙教授于10月28日19:30在工学馆五楼报告厅,讲授了题为“新媒体时代高校公共事件舆情风险与危机管理”的学术讲座。主持人为四川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盛强。
本场讲座中,王炎龙教授基于技术变革的社会语境,结合近年来各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的案例,阐述了公共事件带来的高校舆情风险,揭示了网络传播的媒体环境,进而提出了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引导策略。他强调,在新媒体环境中,事件的发展与影响力难以预估,审慎获取新闻信息、正确认知及应对舆情风险、带着批判性思维参与社会互动,是信息化社会下每位同学应当提升的媒介素养。
社会语境与案例分享
讲座伊始,王炎龙教授首先提出了四个大背景。一是变革的辩证法。他带领同学们思考社会发展的可预见性与不可预见性,指出在“万物俱变”的技术变革时代,我们要懂得以“变”的思维顺势而为。二是文化软实力的世界竞争格局变迁。各个国家经济力量与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决定着彼此间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三是互联网关乎长期执政。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明了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与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地位。四是正视互联网发展的巨大活力。王炎龙教授结合《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介绍了我国目前的网民规模与网民结构,以及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社会情状,并指出我们应该具有多角度、全方位的数据敏锐感,紧密关注互联网发展的新动向。
在简要介绍了社会语境后,王炎龙教授针对高校学生,举了“‘部长级’”学生会干部舆情事件”、“高校社团‘耍官威’事件”、“高校团委悬挂民国国旗事件”、“高校官微恶搞烈士事件”、“高校学生论文抄袭事件”、“多名大学生遭境外间谍策反”六个案例,说明公共事件给高校带来的舆情风险。他提到,不是所有的公共事件都会衍生成公共危机事件,具体可以从涉事主体与“法”、“德”、“利”三个方面考虑,即:是否违法、是否违背社会道德与公序良俗、是否危害了公共利益。
讲座现场
网络传播的媒体环境
随后,王炎龙教授从媒体版图变迁讲到新媒体的延伸与发展,穿插着同学们熟悉的经验场景,风趣地模仿演绎了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手机的强烈需求。他指出:不同于传统舆论自上而下的生产方式,新媒体中舆论的生产有着源头不可控、传播速度不可控、舆论放大、内容分散等问题。
舆论产生方式的变化造就了互联网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其将虚拟世界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行动,将个人行为聚合为群体行动。而社会动员与社会思潮、社会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关系着社会与国家的稳定,是当下绕不开的研究话题。
现场同学
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引导
对于如何应对高校公共事件的舆情风险,王炎龙教授从建立声誉风险管理制度谈起,提倡以相对常态化、规范化的制度来应对变动中的舆情风险。他认为,对个人而言,要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对机构与系统来说,要有制度设计的理念。
其次,是要积极正面地管理负面标签,公众对特定群体的刻板印象会影响其认知,我们要警惕互联网的“三面镜子”:显微镜(发现细小问题)、放大镜(放大问题)、凹凸镜(扭曲问题)。当问题出现,面对想要与我们对话的主体,尤其是媒体,应该积极配合、真实提供、主动担责。
第三,在危机事件传播中要注意两点:一是告知,二是引导。在告知层面,首先要做到真相告知;当真相不明确时,要懂得谨慎告知;而在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要针对性告知。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态度,态度将决定危机事件的走向。在引导层面,要消除分歧,达成共识;缓解对抗,寻求对话;面对公众,坦诚相待。矛盾双方虽然存在利益的冲突与不对等,但也存在共同利益,真正断裂的是沟通。
讲座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与王炎龙教授就话语生产与媒体划分、舆论治理如何点面共治、互联网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等多个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讲座结束后,四川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盛强向我院王炎龙教授赠书。
互动提问
图书馆副馆长张盛强向王炎龙教授赠书
主讲人简介
王炎龙教授
王炎龙。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负责人,四川省社会舆情与信息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入选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荣获四川省社科成果奖、教育部社科成果奖等奖项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