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特伦斯·迪肯(Terrence William Deacon) 教授
对谈人:赵毅衡 教授
讲座地点:江安校区文科楼一区311会议室
讲座时间:2025年10月20日14:30-17:00
主讲人简介:
特伦斯·迪肯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学系生物人类学荣休教授,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杰出教授、人类学系系主任。他的研究结合了进化神经科学和生物符号学等领域,旨在探究人类认知的进化过程,并且特别关注于生物学和认知中涌现过程的解释。2017至2019年任国际信息研究学会会长,2024至今任国际信息研究科学院(IAIS)院士。2005年获得美国研究学院J.1.斯泰利奖(“人类学界的普利策奖”)(因《符号物种》一书),2012年获得《福布斯》年度图书奖(因《不完备的自然》一书)。
讲座内容简介:
是否存在一门关于目的论因果关系的自然科学?为什么面对生命起源、意识本质、意义和价值的效力以及人工智能可能具有的感知能力,即使是最先进的科学,依然难以给出清晰解释?主讲人认为,这是因为自然科学迄今未能发展出一套以符号学为基础的完备的信息理论。自然科学所依赖的信息概念,反而还刻意回避了对指称性和规范性物理关系(符号学有所关注)的阐释。相比之下,人文学科和人类学科(如认知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又只是将符号关系与目的导向的能动者的存在视为理所当然。然而,在处理生命和心理过程时,符号关系既不能如前者被视作虚幻,也不能如后者被简单地视为既定事实。那符号关系是如何涌现的?主讲人将论证,目的动力学理论(teleodynamic theory)为此提供了一条线索。
主讲人照片:
支持学术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