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副研究员(专职科研)
学位:博士
邮箱:kangyuchen0324@163.com
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创意写作、诗歌写作与批评
个人介绍:康宇辰,四川成都人,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2020)、硕士(2016)、学士(2013)学位。现任教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创意写作的研究与教学,兼事当代诗歌写作与批评。在《文学评论》《文艺争鸣》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诗作见于《诗刊》《钟山》《草堂》等杂志。入选第37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春的怀抱》。曾获得过复旦大学光华诗歌奖,第十二届丁玲文学奖·诗歌新锐奖,第五届草堂诗歌奖·年度青年诗人奖,第二届“四川十大青年诗人”荣誉。

【研究与写作成果】
1.科研成果
(1)论文
《发明学人风采——论宗璞〈东藏记〉的诗与史》发表于《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52辑。
《经典优游与创意操练——四川大学本科写作课的教学方法与思考》发表于《写作》,2024年第3期。
《校园内外的“日规”——论汪曾祺写作中的学院性格》发表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
《地方的经验与往返的伦理——论萧开愚的“内地”书写》发表于《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45辑。
《歧路与悲歌——论宗璞〈北归记〉的诗与史》发表于《文艺争鸣》2023年第3期。
《当代“诗教”的可能性》发表于《读书》2022年第1期。
《迎向与游离——诗与史视野中的宗璞〈红豆〉再研究》发表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21年第6期。
《危机时刻的抉择——论宗璞〈南渡记〉的诗与史》发表于《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36辑。
《重估浪漫——丁玲早期创作(1927-1931)中的女性、浪漫谛克与革命》发表于《现代中文学刊》2020年第4期。
《从“结晶”到“螺旋”:卞之琳“成长”观的生成演变》发表于《诗探索》2020年第1期。
《作为“诗教”的战争书写——论宗璞〈西征记〉中的诗与史》发表于《文学评论》2019年第5期。
《战时返乡的传道者——1940年代废名的思想状况与乡土实践》发表于《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30辑。
《临窗者的眺望——论林徽因编著中的文学姿态》发表于《文艺争鸣》2017年第4期。
《从文章到天下——论废名的“写实”主张》发表于《汉语言文学研究》2017年第1期。
(2)项目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文学与教育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大学想象’研究”(2021-2025)
2.报纸文章
《从读者问题说到当代诗的对话能力》发表于《文艺报》2023.8.16。
《草地上的历史书写——论姜涛近作中的诗歌伦理》发表于《文艺报》2017.12.22。
《饶舌的一万句,缺席的一句》发表于《文艺报》2017.7.21。
3.文学作品编著
(1)诗集
《春的怀抱》,第37届青春诗会诗丛之一,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
(2)作品发表
有诸多诗歌和散文随笔发表于《诗刊》《钟山》《草堂》《当代》《星星》《作品》《诗林》《上海文学》《散文诗》《视野》《诗镌》《钨丝》等各类刊物。
(3)编选集
主编《年龄的赠礼:大学生创意写作作品选》,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24年。
4.获奖情况
2018年获得复旦大学“光华诗歌奖”。
2021年入选第37届青春诗会。
2022年获得第十二届丁玲文学奖·诗歌新锐奖。
2022年获得第五届草堂诗歌奖·年度青年诗人奖。
2023年获得第二届四川十大青年诗人称号。
5.创作谈
《心的锤炼与诗的生长——谈北大与我的诗歌探索》发表于《诗刊》2022年第18期。
6.担任课程
专业课:《写作理论与实践》《高阶创意写作1(诗歌写作)》
通识课:《归乡之路:中国文学经典作品解析》(合上)、《新诗与人生:生命的韵味》(合上)
7.担任机构工作、指导学生活动
四川大学创意写作中心执行秘书。
四川大学青桐诗文社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