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副研究员(专职科研)
学位:博士
邮箱:zhanggeng@scu.edu.cn
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汉语语法学、汉语方言学

个人简介
张耕,1995年生,四川眉山人,现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研究员。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文学学士。主要从事理论语言学、汉语语法学、汉语方言学研究。在《当代语言学》《方言》《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当代修辞学》《语言研究》《汉语学习》《光明日报》等高水平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各1项。(更新至2025.08)
个人经历:
2013.09—2017.07 南京大学文学院,获学士学位(论文导师:顾黔)
2016.06—2016.08 香港浸会大学,交换生访学
2017.09—2020.06 复旦大学中文系,转硕博连读(导师:陈忠敏)
2020.09—2023.06 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导师:张伯江)
2023.07—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
1. 理论语言学:立足于功能主义的基本信念,注重句法、语义、语用范畴的理论创新
2. 汉语语法学:着眼于现代汉语的语法研究,注重揭示语用属性在汉语语法中的体现
3. 汉语方言学:致力于西南官话的调查比较,注重方言研究对语言学理论的合理应用
成果情况
张耕《汉语质范畴与量范畴的语用叠加和语用迁移》,《汉语研究》2025年第1辑
张耕、姜毅宁《正预期副词的反预期套叠》,《当代语言学》2025年第3期(CSSCI)
姜毅宁、张耕《反预期触发语的性质和类别》,《世界汉语教学》2025年第2期(CSSCI)
张耕《让转格式中主观量的表达类型与形成机制》,《汉语学习》2025年第1期(CSSCI)
张耕、李宇涵、姜毅宁《语篇和互动中的主观量触发语——以“本来、按说”为例》,《当代修辞学》2024年第6期(CSSCI)
张耕《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的同构》,《光明日报》2024年10月13日05版
张耕《从感叹到主观大量——“主之谓”结构在西南官话中的演变》,《语言研究》2024年第3期(CSSCI)
张耕《论双量式的配置类型和识解机制》,《语言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1期(CSSCI)
张耕《论量词前形容词的功能游移和语用叠加》,《当代语言学》2023年第4期(CSSCI)
陈振宇、张耕《概述主观量范畴的语用规律》,《语法研究和探索》(二十一),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
张耕《焦点性定语的成因及其去焦点化——以主观大量程度副词内嵌结构为例》,《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
张耕《论四川洪雅方言人称代词系统的演变》,《辞书研究》2022年第2期(AMI核心)
张耕《现代汉语主观量的表达机制及其实现条件》,《世界汉语教学》2022年第2期(CSSCI)
张耕《四川洪雅方言的疑问词》,《方言》2022年第1期(CSSCI)
张耕《从动态存在句看及物动词施事的隐现》,《汉语学习》2021年第4期(CSSCI)
张耕《从洪雅方言看汉语尝试貌标记的变化》,《辞书研究》2021年第2期(AMI核心)
张耕、陈振宇《论排除义范围副词主观量表达的语用迁移——以“光、净”和四川方言的“只有”为例》,《当代语言学》2021年第1期(CSSCI)
张耕《立场表达的规约化:西南官话的语气副词“该”》,《语言研究》2020年第2期(CSSCI)
张耕《四川洪雅方言人称代词定语领属结构》,《方言》2019年第3期(CSSCI)
张耕《洪雅方言同音字汇》,《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张耕《从声调演变看四川方言南路话与湖广话的历史关系》,《现代语文》2018年第6期
张耕《语言规划中的变异研究——以“的/地”分合问题为例》,《语言研究》2018年第2期(CSSCI);论点摘编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8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8期
获奖情况
2025 第五届语言教学与研究青年英才奖
2024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奖
2024 四川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2023 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2023 复旦大学第十四届学术之星(特等奖提名)
2023、2021 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语法新秀奖
2022、2021 教育部博士生国家奖学金
2019、2018 教育部硕士生国家奖学金
2018 第四届上海青年语言学者优秀论文奖
2017 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
2016 全国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奖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出版项目“汉语主观量范畴研究”(24FYB068)
主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四川洪雅方言研究”(SCJJ25HQ38)
主持: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汉语主观量与主观性范畴的互动机制研究”(GZC20241177)
主持:四川大学专职博士后研发基金“四川岷江中游重点方言调查研究”(skbsh2024-64)
参与: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现代汉语反预期触发语的语用功能及其规约化研究”(2024EYY013)
参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3.5工程人工智能项目“四川话版噪声下言语测听临床诊断数字化系统研发”(ZYAI24037)
人才培养
讲授《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等课程,开设语言学方向的读书会
其他情况
中国语言学会会员,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CSSCI审稿专家(世界汉语教学、当代语言学、汉语学报、语文研究、语言研究集刊、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等),中国研究生国际中文教育案例大赛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