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7日,遵义师范学院雷昌蛟教授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311会议室以《试谈理解辞书编纂体例的重要性》为题,与学院师生展开交流座谈。座谈会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汉语大字典》修订工程执行负责人雷汉卿教授主持,顾满林教授、王长林副教授、滕胜霖老师、侯俊老师、侯建科老师、李洁琼老师以及修订团队20余名硕博士生、本科生参加了此次座谈。
雷昌蛟教授以《汉语大字典》的注音体例为中心,以“崤”“嘏”等若干字为例,深入剖析了《汉语大字典》“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编写原则,并通过对比《汉语大词典》《辞源》《王力古汉语字典》等多部大型辞书注音,辨析了《汉语大字典》标注“旧读”和“又读”的条件与标准。雷昌蛟教授强调,修订成员既要深入理解辞书编纂的体例,又要明确每条体例所针对的具体情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始终认识到,《汉语大字典》修订要尽可能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确保字典的权威性和典范性。
最后,雷汉卿教授表示,注音修订团队要充分吸收雷昌蛟教授的建议,必须在深入理解体例的基础上进行注音修订。同时欢迎雷昌蛟教授常来川大,为《汉语大字典》修订提供宝贵意见。

讲座现场
图 | 滕胜霖
文 | 滕胜霖、王长林
编辑 | 王长林
审核 | 银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