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出版学院)!

交流合作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正文

“东亚苏轼研究系列讲座”新年首场 | 北京大学陈琳琳博士主讲东坡诗意画

发布时间 :2022年01月07日 浏览量 :

新年里的首个工作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陈琳琳老师为我院师生带来关于东坡诗意画的精彩讲座。20221月4日下午1430分,这场题为《图像视域中的苏轼研究——以东坡诗意画为例》的学术讲座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我院周裕锴教授、戴路副研究员、陶熠老师与40多位同学在江安校区文科楼1区418会议室集中收看陈琳琳老师的在线讲座。这是由我院与苏轼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东亚苏轼研究系列讲座”的第一场,讲座由戴路副研究员主持,同时邀请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曹逸梅副教授参与线上对谈。

 

学术讲座现场

 

陈琳琳老师首先介绍了海内外重要的书画图录和图像资料数据库,并讲解了如何利用图像材料研究古代文学,强调在文图对读与互阐中开拓苏轼文学接受研究的新路径。陈琳琳博士将苏轼图像分为画像、故实图与诗意画三类,进而以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清初石涛《东坡诗意图册》为中心,谈到诗与画的竞赛关系。陈琳琳认为,石涛以截句方式,选取苏轼诗歌中最难描绘的句子入画,试图补充尚未形象化的视觉经验。与此同时,石涛在化用苏轼诗意时,也投射了幽寻独往的自我形象。陈琳琳还以赵令穰《橙黄橘绿图》、马远《梅石溪凫图》、马麟《芳春雨霁图》、坚白子《草虫图》、朱德润《松溪钓艇图》等宋元名画为例,谈到苏轼作品、画家与观画者之间的对话关系。最后,陈琳琳以海棠春睡图案的源流演变为例,谈到从诗歌典故到“视觉典故”的转化过程。


学术讲座现场

 

曹逸梅副教授提出“东坡图绘”的概念,认为陈琳琳老师在材料搜集画互做得非常详实和细腻。曹老师补充了日本汉文学中的东坡图绘材料,除了常见的《西园雅集图》《赤壁图》《东坡笠屐图》之外,还有观潮观瀑、煎茶、观花等题材。曹老师以日本特有的《风水洞图》为例,谈到五山汉文学对苏轼诗意的阐释与改造,指出中日韩在塑造东坡形象时的不同面貌。

 

学术讲座现场

 

最后,周裕锴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学术总结。他充分肯定陈老师的研究方法,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诗意画”概念的界定问题,如《赤壁赋》《记承天夜游》等都不是诗,这些非诗作品引申出的画作值得再考察。周裕锴教授以王维和苏轼为对比,指出善用比喻的东坡诗难以入画的问题。在绘画技巧上,“截入画”与阐释学上的“断章取义相通之处。后人选择苏诗作为绘画的副文本,常常是借助其名人效应,留下文化烙印,诗歌本身对画境的开拓作用并不那么明显。讲座在热烈讨论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戴路、蒋文正

图片|蒋文正

编辑|郑秋

责编|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