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7日,我院 “学术传承、文明互鉴与话语构建”系列讲座第八讲顺利举办。四川大学期刊社副社长、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我院博士生导师周维东教授在线为校内外200余名师生作了“学术传承与人文精神”的主题报告。讲座由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郭鹏程老师主持。
周维东教授主讲
郭鹏程老师主持
讲座中,周维东教授基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特点、发展历程及其受到的质疑认为: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来说,学术传承不仅要传承前辈学者留下的知识,还要传承他们立足中国当下和未来、关注社会民生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可以概括为“现代精神”。因此,周维东教授通过阐释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三个概念:“现代性”“现代化”“现代社会”,进一步说明中国现代文学前辈学人如何通过它们定义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以及从中体现了怎样的人文精神。
核心观点一:中国现代文学是“现代性”的文学,“现代性”是开放的。
“现代性”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属性的一种追问方式,作为一个理论话语,它于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传播到中国,在中国经过了一个热烈讨论时期,最后不了了之,甚为可惜。在文明互鉴的背景下重新审视“现代性”,它的准确内涵是现代文明,是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形成的超越古代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中国现代文学作为“现代性”的文学,在文学史建构和文学批评上应体现“现代文明”的特征。在这一点上,“五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起点的研究意义是不容置疑的。从文明的角度理解现代性,要注意到“文明”的自身特点,文明发展在本质上是叠加的关系,只会有“文化的冲突”,不存在“文明的冲突”,不管是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还是面对“古代文明”,都应该看到这种结构关系。
核心观点二:中国现代文学也是“现代化”的文学,“现代化”是多元的。
中国现代文学的属性是现代性的文学,它以探寻和建构现代文明为目标,但它又是“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学,在具体文学现象中,可能并不都能体现现代性,有些内容甚至是反现代性的。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来说,探寻现代化的多元性和曲折性也是重要的内容,人类对现代文明的探寻是共同的趋势,但“现代化”的道路千差万别,在曲折而多元的现代化道路上,诞生了丰富的文学艺术。波德莱尔说: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接受者往往注意到后半部分,其实前半部分对于研究来说同样重要,它是研究者对于日常生活的和解。对整个中国现代文学来说,它总体还是“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学,我们要注意到它的“进行时”状态,而不能将其视为“完成式”的文学。
核心观点三:中国现代文学还是“现代社会”的文学,现代社会是包容的。
林毓生、余英时等一批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曾提到现代文化多元构成的问题,其中观点对于理解“现代社会”是有帮助的。在中国,“现代性”很长时间等同于革命性、先锋性和先进性,它也影响到大众对于现代社会的理解。如果我们观察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会发现,现代社会里并不只存在现代文明,还包括古典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等,甚至存在不文明的形态。也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同时存在新文学、旧文学,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等不同状态的文学。理解中国现代文学,也需要理解现代社会的包容性,越是成熟、稳定的社会,它的包容性应该是越强的,它也催生出形形色色的文学,这些文学作品因为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而可以并存不悖。
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来说,“现代性”是研究的根本,它要求研究者在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文学史现象中探寻出文明的新形态。“现代化”和“现代社会”是研究者认识历史的必要中介,现代文明不是标语和口号,只有通过研究者真切的现实体验和思考,才能让它们不断传承和丰富。
讲座最后,郭鹏程老师分享了自己在讲座中受到的启发和思考,并对讲座总结道:“周维东教授以广阔的格局和宏大的视野,以对现代性和现代化概念的阐释有力回应了关于现代文学的质疑,从中还让我们感受到了现代文学学科传承的活力及内蕴的人文关怀。”
讲座介绍:“学术传承、文明互鉴与话语构建”系列讲座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于2023年春季学期开始举办的大型学术活动。川大中文学科历史悠久,师资雄厚,成果突出。近年来,以曹顺庆、项楚、赵毅衡、李怡、张弘(普慧)、徐新建、傅其林等为代表的知名教授,带领老、中、青研究生导师团队,传承严谨学风,研习中外经典,创新学术话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文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期待社会各界与我们互动参与,共同探索新文科发展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文|张敏
讲座统筹 | 张帅东
编辑 | 王薇
责编 | 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