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出版学院)!

党务工作

party work

党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务工作 > 党建动态 > 正文

我院新闻与广电教工党支部赴大邑县安仁镇开展主题党建活动

发布时间 :2021年10月06日 浏览量 :

2021926日至27日,我院新闻与广电教工党支部3名教师党员带领学院新闻中心7名学生党员及学生代表赴大邑县安仁镇开展主题党建活动,参观了建川博物馆聚落和刘氏庄园博物馆,在实地体验和专业实践中学习百年党史,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精神,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参访师生于建川博物馆前合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值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新中国成立72周年之际,参访师生党员积极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精心设计学习体验路线,走进安仁古镇,置身博物馆群,在解说员的带领下,观览红色文物,追溯百年党史,深刻体悟先辈革命精神,坚定信念再出发。

 

安仁古镇,取“仁者安仁”之意,始建于唐代,不仅保有旧式街坊建筑风貌,而且以“中国博物馆之乡”闻名,为参访师生党员实地体验、现场学习提供了丰沃的红色文化资源。建川博物馆坐落于安仁古镇,2005815日开馆至今,已建成开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等33座主题场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师生参观建川博物馆

927日清晨,参访师生党员在建川博物馆讲解员王谦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川军抗战馆、国防兵器馆、5.12抗震救灾纪念馆、红色年代生活用品陈列馆、奋斗与辉煌——中国共产党百年礼赞展五个博物馆。师生们在珍贵展品之间学习体悟,感受先辈们的奋进事迹与峥嵘岁月。

师生参观川军抗战馆

川军抗战馆陈列着川军在抗战中的珍贵史料与文物,讲述了巴蜀儿女踊跃保家卫国,不畏艰难困苦,矢志不渝,戮力同心,直至将侵略者驱逐出境的一段历史。《新华日报》于1945108日发表题为《感谢四川人民》的社论:“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是尽了最大最重要的责任的。”征兵额达到三百零二万五千多人,征粮购粮借粮总额在八千万石以上,占全国征粮总额的三分之一,这些数字真切展现了巴蜀儿女在抗战期间付出的热血与奋斗。尽管当时的四川居于抗战后方,但仍然提供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送往前线,为八年抗战做出了特殊贡献,这段史实令师生们对川军抗战的牺牲精神深为感佩。

川军抗战馆中的石碑

参访师生们走过国防兵器馆、红色年代生活用品陈列馆、5.12抗震救灾纪念馆之后,驻足于“奋斗与辉煌——中国共产党百年礼赞”博物馆前。这座博物馆于今年629日开展,馆体外形采用中国特色的灯笼造型,蕴含了“天圆地方、外圆内方”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指路明灯、张灯结彩“的美好寓意。进入序厅,由9000多枚党徽拼接而成的毛泽东同志手书“为人民服务”映入眼帘,气势磅礴。参访师生党员深受鼓舞,在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郑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师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奋斗与辉煌——中国共产党百年礼赞”展览内容以时间为序,分为开天辟地、大浪淘沙、武装斗争、抗日救亡、天翻地覆、建国创业、艰辛探索、曲折前进、伟大转折、滚滚春潮、世纪跨越、砥砺奋进12个历史单元,将百年党史娓娓道来。参访师生拾阶而上,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砥砺奋进、奋斗百年的光荣历史。

参访师生在“奋斗与辉煌——中国共产党百年礼赞”馆前合影

27日下午,参访师生来到刘氏庄园博物馆,走进地主刘文彩的庄园遗迹,认识并感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诸种状况以及四川军阀史。博物馆始建于195810月,占地7万余平方米,保存了川西坝子的建筑风格,是近代四川地主庄园建筑形式和风貌的典型。其中,创作于1965年的大型泥塑群像《收租院》生动地刻画了送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反抗七个场景,创造性及艺术化地再现了旧时代农民向地主交租时遭受重重剥削的悲惨情景,令大家对今天的幸福生活备感珍惜。

师生参访刘氏庄园博物馆

 

通过此次党建活动,参访师生更加明确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落脚点在于学史力行,要将认识与体悟转化为实际行动,不辱使命,做好本职工作,勇于担当。

 

师生感悟:

新闻与广电教工党支部书记 刘娜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新闻与广电教工党支部向学校组织部申请了题为参访川渝红色基地,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特色党建活动,并获得立项。师生党员10人赴大邑县建川博物馆和刘氏庄园博物馆参观学习,在实地体验中学习党史,感受红色精神在百年历史长河中的发展与传承,在采写摄影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是一次形式丰富的党建活动,是我们将党史学习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开展红色教育的有益尝试,我们大家从中受教深刻,是一次精神洗礼。

新闻与广电教工党支部党员 操慧

今年时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站在这一重要的新起点,我们深感继往开来、不负众望是我们每一位党员的使命与责任。这次支部党建活动在建川博物馆及刘氏庄园开展,党员师生一起参观学习,让我们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的心得感悟能够在现场交流与对话,这是课堂、校园学习的重要延伸与必要补充。在“奋斗与辉煌——中国共产党百年礼赞”大型主题展馆内,我们师生一行走过12个馆,每一个馆都给予我们走向光明与更加美好的指引,每迈上一级新的台阶,都让我们由衷致敬先辈的奉献与创造,令人动容和振奋。特别是其中的四川元素、川大身影,让我们记忆深刻,它们作为红色基因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我们心灵深处的价值感召,激励我们脚踏实地、勇于创新、自觉努力。

新闻与广电教工党支部党员 骆世查

这次党建活动我们参观了建川博物馆和刘氏庄园,令我获益良多。建川博物馆群落实际上是把不同年代的苦难与辉煌都汇聚起来,远到近代中国的开端,近到抗震救灾,既有对宏观的历史社会面的展示,也有对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场景或时刻的布陈,让我在参观学习过程中不断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作用与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红色年代纪念馆中,我看到了许多手绘的画报、广告、板报、告示、小报等,非常生动,以及诸如幻灯机、油印机、放映机等用于革命宣传的媒介,给人非常亲切的感觉。刘氏庄园的空间布置极为不规则,和北方的方正的庭院不同,也正是这种曲折更令人感受到从近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富民强之不易。庄园里的雇工院、鸦片仓库、收租院、小姐楼等,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现在的人民权利确实是经过斗争争取而来的;同时,习总书记提出的共同富裕也在参观的过程中突显出深厚的历史感。

 

文学与新闻学院2020级硕士第二党支部党员 郑秋

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才能明其将往。革命文物承载过去、影响现在、启迪未来,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无声见证者和忠实讲述人。何等幸运,我在学院新闻与广电教工党支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建川博物馆群落和刘氏庄园。川军抗战博物馆中的一张张委任状记载着巴蜀英烈投身于祖国大后方的决心,地震博物馆里的一条条救生索连起了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百年党史博物馆里的一幕幕巨变传递着历史回响中的信仰之光……参观已结束,感悟却不止。作为一名青年共产党员,我将继续从革命文物中汲取养分,积蓄新征程上的信心和斗志走好每一步。

 

文学与新闻学院2020级硕士第二党支部党员 魏梓慧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恰逢国庆节前夕,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安仁古镇参观学习,这是一次难忘的红色之旅。第一次来到建川博物馆,我就被它的丰富程度所震撼。在面积宽阔的园区内,由不同主题的博物馆形成了不同的展馆聚落,特色鲜明。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地震展馆墙壁上的一首首小诗,读来让人泪目;一张张真实的照片,看来让人心痛!当倾斜的房梁和杂乱的废墟那么近地出现在我眼前,我强烈地感受到天灾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但看到小朋友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学校外,背着新书包跳跃,他们眼里的光又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乐观与顽强!这次参观学习让我对党的领导下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所焕发的希望和力量的振奋与珍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青年一代当奋发。

 

文学与新闻学院2020级硕士第二党支部党员 雷思远

几年前,我来过建川博物馆和刘氏庄园。再次参观学习和与大家的交流中,我留意到了更多与自身专业相关的细节,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体悟。其中最令我感佩的,是川军抗战馆中的死字旗。川军战士王建堂在出川抗战前,其父王者诚赠予他一面写着“死”字的旗帜:“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其视死如归的气概与舍家为国的情怀,让人内心震颤和敬佩。它教育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不仅感念革命先辈,更须砥砺奋进不懈怠。

 

文学与新闻学院2020级硕士第八党支部党员 周于七

参观学习建川博物馆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川军抗战馆。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们走进了川军抗战馆,走进这个我从小仰慕的英雄群体,深入地了解学习了30万川军出川抗战、300万壮丁奔赴前线的历史。作为当时抗战的大后方,四川无数人民自愿应征,他们穿着一双草鞋,遍布抗战各大战场,即使生活极其艰苦,装备极为简陋,但却用滚烫的鲜血和无畏之精神让“无川不成军”的旗帜在战场上高高飘扬。我们将永远铭记川军以及四川人民在抗战时期做出的巨大贡献,而作为党员的我更要学习他们信念坚定、一往无前、勇担使命的爱国精神,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采写|吴永翠

摄影|郑秋

编辑|刘娜

责编|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