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出版学院)!

行政管理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政管理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举行第十、十一届“许川新闻奖”颁奖典礼

发布时间 :2021年06月01日 浏览量 :

2021526日下午15:00,第十、十一届“许川新闻奖颁奖典礼在我校江安校区文科楼一区316会议室举行。2020年受疫情影响,未能举行第十届“许川新闻奖颁奖典礼,故本次颁奖典礼为两届获奖者颁奖。

颁奖典礼由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莹老师主持,与会嘉宾有丰德企业管理集团理事长、成都市政府参事、成都市总商会副会长许晓舟先生,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古立峰教授,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长陈焕仁教授,四川省记协常务副秘书长陈欣,四川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卢希芬,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贾秀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原新闻学院院长邱沛篁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蒋晓丽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操慧教授,新华社四川分社经济部主任陈健,2002级新闻学本科校友、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党委杨龙副书记。

“许川新闻奖”是许晓舟先生2008年以其父亲许川之名设立在四川大学的特色奖学金,许川同志一生致力于党的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有着矢志不渝的追求和奉献。今年是许川同志逝世三十周年,在颁奖典礼开始前,与会人员全体起立为许川同志默哀一分钟,表达敬意。 

 

颁奖典礼现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操慧教授介绍两届评奖概况

 

典礼伊始,我院副院长操慧教授代表“许川新闻奖”评审委员会介绍了第十、十一届“许川新闻奖”的评奖情况。她说,第十、十一届的评奖,延续了第九届开始采用的现场答辩和线下评议相结合的评审方式。第十届我院有35位同学提交了申请书,申报者覆盖了本硕博各阶段的同学,其实践包括短视频制作、重大调查性报道等各类新闻作品,给评审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十一届的参评作品着眼于国家发展的重大主题,以传统和融媒体的形式呈现,其中本科生作品占大多数,体现了更多的融媒体元素及社交媒体的特点;同时,该届申报者的实习单位覆盖面广至13家主流媒体,兼顾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其中,学院的新闻中心也成为参评作品的重要输出地。与此同时,作为对许川同志和许晓舟理事长的致敬,她向大家展示了2020年出版的《春华秋实新闻行:“许川新闻奖”纪念文集(第一届-第十届)》。操慧副院长代表学院简介了该纪念文集的出版缘由与内容构成,“学院在党委书记古立峰教授、院长李怡教授和新闻传播学科带头人蒋晓丽教授的提议和支持下,对十届许川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及专家访谈作了专访汇编,是一本新闻传播学子的特色案例集,也是四川大学全媒体人才培养的一次特别的总结与探索”。

操慧教授总结了两届评奖中的共性特点: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积极参与。虽然每届的评审团队成员皆有微调,但均以突出业界关注的热点和对媒介素养为侧重,兼顾了时代性和专业性。在评议等级之外,答辩的形式更重视分享交流,以促进专业启发、借鉴和思考。她表示,在评审后续的成果转化中,该奖作为一种专业人才的培养激励机制,推进了特色一流育人实践的探索。如“许川新闻奖”的获奖同学参与的报道,在学院公众号和媒体的联动中皆有转化和二次传播,许多作品被新华社等中央和地方各级媒体转发,一些优秀作品的浏览量破百万。这些成果体现了我院同学的社会参与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及创意,这样的线上和线下的联通学习,促进了同学们的专业实践。

 

四川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卢希芬副部长发言

 

四川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卢希芬在发言中表示,许川同志一生躬耕于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大力支持和指导新闻教育及人才培养,这种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的精神,令人起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同学们在今天接受的不仅仅是奖项,更是传承一种精神和责任”,她勉励同学们将个人未来的发展真正融入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当中,成为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贾秀娥副秘书长发言

 

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贾秀娥在发言中表达了对许川同志亲自指导和参与四川大学新闻系的创设及关心、支持四川大学新闻教育发展的致敬。同时,她代表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感谢许晓舟理事长追寻父亲的脚步,继续支持川大新闻教育及人才培养。

 

四川大学原新闻学院院长、文学与新闻学院邱沛篁教授发言

 

作为四川大学原新闻学院院长,我院邱沛篁教授讲述了许川同志支持、关心与参与四川大学新闻教育事业发展的感人故事。他表示,许川同志身上有很多高尚的品德值得我们永远学习。许川同志作为一个具有高度新闻敏感和勤奋严谨修养的好记者,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采写了大量优秀新闻作品。他以第一作者身份采写的《毛主席使红光社大放红光》的长篇通讯,选入了全国中学生语文课本,堪称新闻采写的范本。作为一位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善于体察民情、苦干实干的好领导,他先后担任四川日报总编辑,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国记协副主席,都受到大家一致称赞。正是在他的关注与支持下,西南地区第一个新闻系得以在四川大学率先创设。他还兼任了四川大学新闻系名誉系主任和首届咨询委员会主任,有力地推动了四川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作为一位热爱学生、乐于奉献、德高望重、十分敬业的好老师,他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兼任川大新闻系教授,先后到学校作了多次重要学术报告,并参加新闻学术会议和师生座谈会。他每次上课,都提前到达教室,从不迟到。他讲课内容丰富、翔实,声音洪亮有力,并且耐心地回答同学的提问。回忆往事,邱沛篁教授动情地说,“199133日,就在许川同志永远离开我们的前三天,他还口授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这些文章(指他的专著《探索之声》)均可提供给广大师生、新闻工作者、理论工作者参阅'”。后来邱沛篁教授得知,这是许川同志一生中写的最后一封信。这充分反映了他对新闻系师生的殷切期望和对新闻及新闻教育事业无比深厚而真诚的爱。“许川同志更是一位慈祥和蔼、平易近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好兄长。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他没有一点官架子,而且时时处处关心同志、关心群众,给予后辈许多真诚的指导、支持和帮助”。邱沛篁教授勉励获奖同学说,我们今天举办颁奖典礼的意义正是不忘过往的艰苦奋斗,以实际行动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传承许川同志的新闻精神。

 

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长陈焕仁教授发言

 

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长陈焕仁教授发表了讲话。他讲述了自己大学毕业后曾在许川同志教导下学习新闻工作的点滴往事。“许川同志对选题、采访、写稿、修改的各个环节都一一细心指导。相比于同样德高望重的其他领导,年轻且耐心的许川同志让报社里的年轻人感到更加亲近”。陈焕仁教授说,自己有一次在编辑部手拿一副中药被时任四川日报社总编辑的许川同志看见并关切地问到:“小陈,你要去什么地方熬药,我拿回家给你熬吧。”多年后回想起这一幕,陈焕仁教授仍深为感动。“许川同志非常重视对青年新闻人的业务培养,在又红又专的特质中,他身上更多体现出的专是新闻业务能力突出。他之所以能取得成就,正是因为以扎实的新闻作品打动了读者。”他寄语获奖的同学们,“获奖固然是好的开端,希望同学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校学习和在工作中,都要坚持自己对新闻业务的钻研,探索新闻叙事艺术。尤其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更要做好准确、简洁、生动的报道。”

 

四川省记协常务副秘书长陈欣发言

 

什么样的新闻作品更容易得奖?什么叫做好新闻?陈欣副秘书长以这两个问题作为发言的切入。他认为好新闻应至少包含“五讲”:一是讲政治;二是讲专业;三是讲文风;四是讲创新;五是讲伦理。他对获奖同学表示祝贺,并希望同学们能明白媒体存在的目的,“新闻报道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如果同学们、新闻工作者让新闻理想观照职业精神,自觉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认真提升‘四力’,以采写出堪称历史坐标的作品为目标,那么获奖只是努力的结果,是理所必然的。”

 

丰德企业管理集团理事长许晓舟发言

 

许晓舟理事长对学院老师以及“许川新闻奖”的评委们表示感谢,看到同学们在老师们的培养下进步很大,他感到十分欣慰。他向同学们讲述了设立“许川新闻奖”的初衷,即:希望新闻学科能得到更好发展,并鼓励同学们在学好课堂知识之余,在新闻实践中更好地把自己锻炼成合格且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同时,他表示以父亲的名字为奖项命名,是希望同学们能继承以许川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共产党员身上的良好品质,不仅在技能上获得提高,在个人整体素质方面也要取得进步。许晓舟理事长认为新闻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大,如果新闻队伍素质高,则对社会也能产生更强的积极影响。“干好新闻,也能对我们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起到更大的作用”。他殷切地希望同学们继续好好学习,好好实践,以后成为好的新闻工作者,成为国家栋梁。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党委副书记杨龙发言

 

作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2级新闻学本科校友,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党委副书记杨龙学长分享了他在川大读书期间,得到了国家助学贷款以及许晓舟理事长的资助下才得以顺利毕业的经历。杨龙学长表示,毕业后的十五年,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以及许川同志等榜样的力量都一直影响着自己去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他始终记得自己获“许川新闻奖”时许晓舟理事长的话:“不仅要感谢帮助我们的人,更要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将爱心传递下去。”这些年来他在企业中支持公益参与扶贫,也希望这种爱心和精神能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随后,第十、十一届“许川新闻奖”一等奖获奖者曾维涵、张诗萌同学代表全体获奖者发表感言。

 

第十届“许川新闻奖”一等奖获奖者曾维涵发言

 

我院2017级本科生曾维涵是第十届“许川新闻奖”一等奖获奖者。他从学习和实践中的切身感受出发,分享了自己对新闻职业的认知,即完成了从感性到理性、从幼稚到成长的转变过程。他认为新闻最重要的不是和理想打交道,而是和现实打交道,也坚信不管未来的选择是什么,新闻职业的内核比如好奇心、责任感将始终是支持我们前进的动力。他以自己最喜欢的刺猬乐队的歌词“看脚下一片黑暗,望头顶星光璀璨”作为感言的共勉。

 

第十一届“许川新闻奖”一等奖获奖者张诗萌发言

我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张诗萌是第十一届“许川新闻奖”一等奖获奖者。她分享了她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的新闻实践经历。她说,“曾经作为青涩而稚嫩的故事讲述者,参与并记录着这些时光和感动,也感受到了来自新闻学专业的熠熠星光,感谢学院、老师以及点点滴滴的新闻实践教会了自己行走、关注、思考、责任与爱。”她认为这份沉甸甸的奖项,既是一种莫大的鼓舞,更是真切的鞭策,“身为后辈的我们,唯有虚心求学、潜心锤炼,怀揣着敬畏与热爱,牢记着初心和使命,踵事增华,继续前行,以此来追寻前辈、感恩社会,担负责任于万一”。她表示定会脚踏实地,以梦为舟,带着爱与嘱托继续奋斗,再出发。

在参会嘉宾及获奖代表发言后,颁奖典礼迎来了高潮,参会嘉宾为第十、十一届“许川新闻奖”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并合影留念。至此,第十、十一届“许川新闻奖”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许晓舟理事长(右1)、古立峰书记(左1)为“许川新闻奖”一等奖获奖者颁奖

陈焕仁教授(左4)、邱沛篁教授(左6)、蒋晓丽教授(左4)、陈欣副秘书长(左7

为“许川新闻奖二等奖获奖者颁奖

卢希芬副部长(左3)、操慧教授(左4)、贾秀娥副秘书长(右3)、陈健主任(右2)为“许川新闻奖”三等奖获奖者颁奖

 

合影留念

 

 

第十届“许川新闻奖”获奖名单

奖学金名单:

一等奖:成博、张庆琳、曾维涵、李书简

二等奖:彭世杰、龚阿媛、芦季苇、张鸿腾、唐铭康、赵柏屹

三等奖:陈静、陈胤璇、陈玉、华培馨、刘书锴、马明睿、王媛、张可忻、张扬洋、孟榕

助学金名单:

苏颖悦、姚洁、郑敏、曹思思、王小翠、陈宋釜、赵晓岚、费诗怡、卢宽梅、罗砚月

 

第十一届“许川新闻奖”获奖名单

奖学金名单:

一等奖:闫辰宇、张扬洋、张诗萌、宋巧丽

二等奖:刘雨凡、张洁(2017级本科)、钟源、龚阿媛、靳晓沛、李思琪

三等奖:陈宋釜、覃滢、文思瑶、谢来我、梁昊晨、王敏行、赵雨晴、陈静、王北辰、林丽

助学金名单:

曹思思、钱青云、朱婷婷、刘颖、解淼芳、林津津、王佳琪、张洁(2018级硕士)、花豫湘、郑敏

 

【背景链接】

许川新闻奖助金简介:

“许川新闻奖”是丰德企业管理集团理事长许晓舟先生以其父亲、原中国记协副主席,四川日报总编辑,四川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许川之名于2008年发起和设立的,旨在奖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品学兼优且新闻实习实践成绩突出的在读新闻专业学生,助力培养新闻专业人才。2019年增设“许川新闻助学金”。

许川同志简介:

许川,中共党员,1929年出生于江苏泰县。先后在重庆《新华日报》和《四川日报》工作,历任《四川日报》编辑组副组长、组长、编委、副社长、总编辑。1982年底调任中共四川省委任四川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1991年当选为全国记协副主席。因长期忘我工作,积劳成疾,于199136日病逝,享年61岁。许川同志对新闻工作有着难割难舍的感情和矢志不渝的追求,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的新闻事业。

在四川大学新闻学学科设置和发展过程中,许川同志倾注了大量心血:1982年,许川同志曾亲自到四川大学给新闻学专业本科班授课;1985年,四川大学新闻系正式成立后,他曾担任新闻系名誉系主任和兼职教授。

 

 

采写|姚尚远 谢雨桐

摄影|郑秋 冷思言

编辑|骆世查

责编|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