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4日-25日,由四川大学“创新2035”先导计划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研究计划、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四川大学中国南亚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国际论坛在我校顺利召开。尼泊尔前驻华大使利拉·马尼·鲍德尔受邀参加了本次论坛。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达拉斯德州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印度国际大学、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日本立教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大学等单位100余国内外学者,通过以线上与线下方式参加本次国际论坛。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芯、四川大学副校长姚乐野,杰出教授曹顺庆、詹石窗、霍巍,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教授,校宣传部、国际合作处等部门领导参加了本次论坛。开幕式由四川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傅其林教授主持。
![](/__local/3/26/D8/70A49AC0CD2F14C3C7472AB4830_C42EC3D9_1A1390.png)
线下开幕式与会领导专家合影
![](/__local/F/55/E8/A8074E5E763E3C0A934B8FE498D_794BB7BC_B35E0.png)
线上部分与会专家合影
姚乐野代表学校向参会的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广泛凝聚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基本价值共识,也充分吸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四川大学作为地处中国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120多年来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特别是包含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内容的人文科学,一直是我校的特色和优势。他认为本次论坛主题鲜明、紧贴时代,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探讨学术前沿,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__local/D/E0/CA/F839001CFBC739E177E63867574_8A1DCF90_20E09.jpg)
四川大学副校长姚乐野教授开幕式致辞
王红芯代表四川省委宣传部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对当今世界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想启迪。四川省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产璀璨、文明交融特色显著,三星堆遗址重启考古发掘“再醒惊天下”,用新的证据链具体而微地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脉络。四川大学视野宽广、敢于创新,善于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对话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她指出,本次国际论坛是搭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探讨人类共同价值的交流平台,为我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拓展了视野、凝聚了智慧。
![](/__local/C/A0/7D/7291130590071D998124166EBA3_82DE3E2B_E0DF.jpg)
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芯开幕式致辞
利拉·马尼·鲍德尔先生首先对主办方的邀请表示感谢。他谈到,当前全球面临一系列挑战,因此全人类共同价值观点的提出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并祝愿中尼友谊万古长青。
![](/__local/F/0A/B4/37E27E1D9436E36DC51DA31D9D3_E6C2CFD7_16609.png)
尼泊尔前驻华大使利拉·马尼·鲍德尔开幕式在线致辞
托马斯·毕比教授表示非常荣幸参与此次国际论坛,并希望在接下来的论坛中与各位学者进行思想的碰撞,产生学术的火花。
![](/__local/E/09/63/9FF66D5A5AA4E6240BDD1A1229C_FA1645ED_7D32.jpg)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托马斯·毕比教授开幕式在线致辞
四川大学“创新2035”先导计划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杰出教授曹顺庆在致辞中向参会的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全人类共同价值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内核所在,希望本次国际论坛能够搭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对话平台,为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做出重要贡献。
![](/__local/3/C7/54/BEC340BB56690CDC028287C865F_5498469D_D0CA.jpg)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曹顺庆开幕式致辞
在论坛主旨演讲环节,香港城市大学张隆溪教授以“打破中西文化的不平衡”为题、四川大学曹顺庆教授以“文明互鉴:历史与现实”为题、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以“世界眼光与比较视角:文明、文化、文学话语的变迁及权力转换”为题,分别进行了精彩的主旨发言。
![](/__local/C/E5/D2/80DFBE5EFEAEF56AD6F861FB02C_E8401157_B9E9.jpg)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荣誉会长、香港城市大学张隆溪教授在线主旨演讲
参会学者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新时代精神阐释”“人类共同价值建构”“东西对话与文明互鉴”“世界文明书写研究”“区域文明与区域协作”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并围绕“世界诗学中的翻译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圆桌对话。
![](/__local/8/66/B9/89A24328DE1FC551F0E58B5DC43_CF3C5A14_930E.jpg)
剑桥大学艾伦·麦克法兰教授论坛发言 巴黎索邦大学贝尔纳·弗朗科教授论坛发言
![](/__local/C/5B/89/5CA5679C8E51632448A39C441B6_C00E8C88_7337.jpg)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霍巍论坛发言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詹石窗论坛发言
![](/__local/2/A4/0E/A3A75D4EFF917E6D0F3E61E25EB_1A178054_25E48.png)
印度国际大学阿维杰特·班纳吉教授论坛发言 日本立教大学小峯和明教授论坛发言
![](/__local/2/8B/75/4C622E008CDDBA0843B3766FC4F_94104187_13A60.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刘跃进教授论坛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王宁教授论坛发言
![](/__local/6/ED/62/A03D5FFF7DB34AAD57FE89AF788_16A84794_58C5.jpg)
西南民族大学曾明教授论坛发言
![](/__local/5/5C/99/6F8B511BC192C721CBB9649C432_A35FC6D4_3A9F5.png)
成都大学杨玉华教授论坛发言
徐新建教授主持圆桌会议和闭幕仪式。四川大学中国南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邱永辉教授对本次国际论坛进行总结并致闭幕辞。她指出,本次国际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且为更加有效地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促进人类共同价值的研究阐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王熙靓、刘诗诗
责编|李菲
审核|操慧